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医学前沿 > 维生素D与癌症的“暧昧”故事

维生素D与癌症的“暧昧”故事

2015-04-2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至于血Vit D水平与癌症发生率间的相关性,则受到很多混杂因素的干扰——比如肥胖(它是癌症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可导致Vit D沉积于脂肪组织,使血Vit D水平降低)、缺少运动(因户外运动及接触阳光的时间变少,使Vit D的合成减少)、肤色深(阳光下Vit D的合成较少)以及饮食习惯等。

  近些日子,维生素D的防癌作用被越炒越热,但让人们诧异的是,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最新推荐的VitD参考摄入量却似乎“忽视”了它这一“特异功能”。IOM强调VitD不可或缺是因为它对我们的骨骼健康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通过对其防癌作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的全面回顾则发现——关于VitD能否预防癌症,各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而且这两者间也无法建立因果关系。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来揭开这个命题的谜底,大多数证据来源于实验室研究、生态学相关性分析以及血VitD水平与癌症关系的观察性研究的结果。

  癌症维生素d

  人们之所以认为VitD可以预防癌症无外乎得到了两方面的支持——生物学理论以及血VitD水平与癌症发生率间确实存在的相关性。从生物学上说,VitD似乎的确具有预防癌症的作用。细胞培养及实验研究表明,骨化三醇能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癌细胞增殖、促凋亡、以及抗炎、抗血管增生等。但这些只具有提示作用,并不能作为直接证据指导临床实践。至于血VitD水平与癌症发生率间的相关性,则受到很多混杂因素的干扰——比如肥胖(它是癌症的危险因素,同时也可导致VitD沉积于脂肪组织,使血VitD水平降低)、缺少运动(因户外运动及接触阳光的时间变少,使VitD的合成减少)、肤色深(阳光下VitD的合成较少)以及饮食习惯等。这些因素都会误导人们认为血VitD水平低是癌症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体质虚弱时也会因户外运动减少(接触阳光)、营养摄入不良等导致VitD缺乏。所以,相关性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

  那么VitD与癌症的关系究竟怎样呢?让我们来看看一些既有事实吧。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Nebraska及妇女健康研究所(WHI)的三项独立的研究均证,VitD与癌症发生间无明确关系。就乳腺癌而言,各临床研究的结果很不一致,但只有WHI的一项随机临床试验具有足够大的规模来评估VitD与乳腺癌的关系,其结果表明VitD并不能减少乳腺癌的发生(风险比0.96,95%置信区间[0.86,1.07]),且根据VitD基础摄入水平将研究对象分层研究,发现VitD摄入水平低的女性在补充VitD乳腺癌的风险降低了(风险比0.79,95%置信区间[0.65,0.97]),而VitD摄入水平高(≥600IU/天)的女性补充VitD后乳腺癌风险反而升高(风险比1.34,95%置信区间[1.01,1.78])。

  而对结直肠癌来说,观察性研究普遍支持VitD的防癌作用。根据对5个前瞻性研究的综合分析显示,血VitD达33ng/ml者的结直肠癌发生率仅为12ng/ml者的一半;欧洲癌症与营养相关前瞻性调查也报道了类似结果。然而随机临床试验的证据却不足。英国的一项临床试验将VitD与安慰剂比较,结果发现VitD对癌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相对危险度1.02,95%置信区间[0.6,1.74])。WHI的临床试验也有类似结果——钙与VitD联合使用并不能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1.08,95%置信区间[0.86,1.34])及致死率(相对危险度0.82,95%置信区间[0.52,1.29])。再看看前列腺癌。尽管生态学研究提示常晒太阳可以减少前列腺癌的发生,但这一观点并未得到描述性研究的证实。12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中有8项均显示体内VitD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无关,仅一项支持上述观点;此外,综合分析45项关于奶制品摄入量与前列腺癌风险的描述性研究的结果也显示:VitD与前列腺癌间无明显相关性。至于其他癌症,一项关于VitD与少见癌症的大规模联合队列研究表明,高VitD水平并不减少子宫内膜癌、食管癌、胃癌、肾癌、胰腺癌、卵巢癌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相反,还增加了食道癌及胰腺癌的风险。

  基于上述大量事实,IOM最终得出结论——关于VitD能预防癌症的观点证据不足,目前尚未发现二者间具有因果关系。目前有关中高水平的VitD的防癌作用的临床试验仍在进行,或许五六年后便会揭晓二者间的“暧昧”关系了,但在谜底揭晓前,大家还是要保持冷静、小心谨慎啊。

(实习编辑:梁敏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