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行业即将迎来新时代
摘要:要知道,全世界的医疗行业都离不开政策的规范,我国同样不例外
2017年6月23日消息,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基因”)IPO过会。预计十天左右就可以买卖华大的股票了。
在过去的四年里,这家备受瞩目的公司吸引了超过50家的投资机构。华大基因在上会前一周引发了A股市场上基因概念股行情,足以说明资本市场对华大基因的期待。此次华大基因的上市也是资本市场对基因行业追逐的表现。
市场逐渐打开,引发资本的追捧
目前,市场上关于基因测序最火热的就是在医学和科研上的应用。而华大基因在这方面的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技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基因检测运用最成熟,也是最广泛的便是无创产前检测(NIPT)以及肿瘤相关类基因检测。
无创产前检测(NIPT),即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包含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从中得到胎儿的
遗传信息,从而检测胎儿是否患三大染色体疾病。
据了解,在过去近3年时间里,约有逾15万中国孕妇接受了这项检测,目前其市场渗透率尚不到1%。市场之巨大,发展之迅速,不可忽视。而目前现有的市场,华大基因占市场份额为46%,居于第一位。贝瑞和康占40%,位居第二。
另外还有肿瘤类基因检测、罕见病基因检测和个体化基因检测等。
华大基因,引领中国的测序行业
在基因行业中,很多公司与华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他们的创始人都来自于华大,如今这些公司也逐渐成长为行业的中坚。如此,不难看出华大基因在测序界中的地位,华大乃是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的先驱者,是中国基因检测界的“黄埔军校”。
华大上市,推动产业革命
本次华大顺利上市,虽是意料之中,却又等待已久。作为打开生命奥秘的大门,基因测序行业随着华大上市必将再次迈上一个新台阶。公司上市,一方面加大了对公司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加大了公众对基因检测的认知和信任。华大基因的本次上市,必定带动整个行业蓬勃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陆续会有测序行业公司上市。
今年4月,贝瑞和康成功借壳上市,贝瑞从事的业务主要是生殖领域的无创产前检测和试剂耗材、测序仪设备。另外,贝瑞创始人也曾是华大的高管。
同样,无创产前检测在华大基因的业务收益中占有半壁江山。从竞争关系的角度看,贝瑞在去年就开始酝酿借壳上市,这也让华大的上市势在必行。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华大上市,一方面代表了测序在生殖领域市场的成熟,另一方面继续竞争和扩展测序行业市场。
目前的测序行业市场,除了生殖,再就是肿瘤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一旦发展成熟,可以预测并监控和指导
癌症治疗,这将是目前医疗行业的一大进步。同时,市场竞争也会随之而来,可以预测将又有一波以肿瘤基因检测为主营业务的测序公司上市。
那么这些已经和未来将上市的测序公司会有哪些特点呢?编者认为,支撑公司运营的核心技术和收益升值空间则是这些公司生存的根本,甚至会有自己特有的研发团队去不断开发市场需求。而不能支持并适应市场的小的公司将会有被收购和倒闭风险。未来小型的基因公司的社会分工会更加明确,如专攻研发,以出售专利来盈利;专攻市场,以推广市场为谋生手段等。
华大基因的上市使得整个行业发展加速,相应地促进一些大的测序公司的发展。行业聚集性开始形成,市场、资源更容易向龙头企业聚集。
技术支撑,政策推动
要知道,全世界的医疗行业都离不开政策的规范,我国同样不例外。前两年,测序作为新事物运用于医疗界引发不小的政策波动。2014年2月,CFDA和卫计委联合发文,紧急叫停基因检测,这份通知中就包含了无创产前筛查,一时间给行业蒙上阴影。但2015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108家NIPT试点单位公布。2016年11月初,108家试点取消,全面开放所有产前检测的医疗机构均可开展NIPT。以及CFDA给予NIPT的检测仪器、试剂盒、软件发批文。政策发布的背后也代表技术的成熟以及临床的需求。有了政策的许可、技术的成熟,市场的需求,以及资本的推动,那么在基因检测行业诞生更多的上市公司也就不足为奇了。
华大基因上市是行业的里程碑事件,是大众对基因检测认知的分水岭。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升级,预计在2020年,会有更多的大众主动选择基因检测,行业发展迎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