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标准吃货,每天观摩众人炒菜,从而发现了有很多好习惯和坏习惯藏在其中,一些小举动也有可能存在大隐患。一起来看看吧!
坏习惯
1.油冒烟时才下锅
反式脂肪酸
油锅冒烟时,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摄氏度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患癌风险。此外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也被破坏了,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解决方法:
建议在烹饪过程中,最好是热锅冷油,油在高温状态下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有害的。
2.炒完菜马上关油烟机
有人喜欢炒菜结束后,立马关掉油烟机,然而这一随手习惯,却暗藏危险。
如果炒菜时,火特别大,且菜烧焦的话,会引发有害物质释放,对呼吸系统产生危害,有诱发癌症的可能,所以炒完菜最好不要马上关油烟机。
建议方法:
不妨让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
3.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
产生苯并芘致癌
很多人都有此习惯:刚炒过菜。锅里还有一些底油,放点油再接着炒其他的菜,省钱省油。
然而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可能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而且不刷锅接着炒菜,原本在锅里残余的菜很容易烧焦,这也存在一定的致癌隐患
4.剩下的的油用来炒菜
残留致癌物含量高
很多人不舍得倒掉炸过的油,用来高温炒菜或油炸。
食物油最好只用一次,在控制好油温的情况下,最多2~3次。使用多次的油,里面会有残留致癌物,主要是苯并芘的成分,有些醛类、杂环化合物等。
此外,从加工工艺上,优先选择物理压榨方法生产的油。
好习惯
1.炒菜时加醋
在烹饪过程减少致癌因素,还要尽可能的保存食物中的维生素C。
建议方法:
在炒菜时,多加点醋,因为醋可避免蔬菜中的维生素C丢失。而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一种可导致消化道肿瘤的物质)形成。另外,减少食物中维生素C,最好别倒掉炒菜时的菜汁。
2.裹层面糊再煎炸
煎炸的菜品中,多以肉类为主。比如炸丸子、炸鱼、煎牛排等。煎炸时,肉类的蛋白质经高温可产生致癌物。
解决方法:
可在原料外裹一层厚度适中的面糊(可用淀粉、蛋清混合),再下油锅煎炸,面糊起到隔离作用,不让肉类直接在高温的油里加热,最大程度的减少这两种致癌物的产生。裹面糊时,注意尽量均匀,厚度适中,使食物加热均匀。
3.炒菜时勾芡
如果再抄西红柿、白菜等比较容易出菜汤的菜时,可在出锅前勾芡,让淀粉把菜汁浓缩起来,尽可能多保留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4.出锅前拌上蒜泥
出锅前拌上蒜泥,蒜泥中的硫化物和大蒜素有很好的抗癌抗氧化的作用,但不受高温,所以出锅前放才有效果。
而且整个的吃大蒜也起不到效果,因为大蒜中的抗癌物质要与氧气充分接触至少10分钟以上,才生成抗癌物质。
安神,清热,解毒。用于神经衰弱,咽炎,外治口舌肿痛。
健客价: ¥12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手和皮肤的消毒。
健客价: ¥2小儿滋补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不思饮食,面黄肌瘦,精神困倦。
健客价: ¥15安神,明目消翳。用于惊悸失眠,目生云翳。
健客价: ¥11清热泻火,养肝明目。用于视力疲劳症和慢性结膜炎。
健客价: ¥12清热泻火,养肝明目。用于视力疲劳症和慢性结膜炎。
健客价: ¥13.5健胃和中,理气止痛。用于胃酸过多及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
健客价: ¥4.5健胃和中,理气止痛。用于胃酸过多,及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痛。
健客价: ¥2.8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手和皮肤的消毒
健客价: ¥8清热祛湿,健胃止泻。用于泄泻及小儿消化不良。
健客价: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