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医学前沿 > 一天一杯酒可增加癌症罹患风险

一天一杯酒可增加癌症罹患风险

2017-03-27 来源:中国肿瘤时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酒精相关的癌症(影响结直肠、女性乳腺、口腔、咽、喉、肝和食管),在随访中,女性1611例、男性9016例。乳腺癌是女性主要的酒精相关性癌症,结直肠癌在男性中高发。

  一项新的研究,从美国超过150,000名医疗专业人员的分析中发现,轻中度饮酒(酒精摄取量:女性<15g/day,男性<30g/day)可在小程度上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但这种风险界定在特定人群中。男性这种相关性与烟草使用相关。但对女性来说,一天一杯与酒精相关的癌症风险增加主要是乳腺癌,与吸烟状况无关。该研究于2015年8月18日在线发表于BMJ。

  在随后的社论中,来自加拿大多伦多成瘾和心理健康中心的JJürgenRehm博士表示,重视轻中度饮酒相关性癌症是很重要的,目前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风险升高。

  去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IARC)的2014世界癌症报告,宣布无酒精是安全的。IARC在1988年把酒精列为致癌物。但风险呈剂量依赖性的---饮酒越多,癌症发生风险越高---这项研究的作者指出,癌症与轻中饮酒的关系还不清楚。

  在研究中,Giovannucci博士和他的团队使用来自两个正在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护士健康研究,包括121,700名1976年注册的年龄在30~55岁的女护士;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包括51,529名1986年注册的年龄在40~75岁的男性健康专业人员。他们评估了轻中度饮酒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以及饮酒在无烟草使用情况下怎样影响癌症风险的。

  酒精相关的癌症(影响结直肠、女性乳腺、口腔、咽、喉、肝和食管),在随访中,女性1611例、男性9016例。乳腺癌是女性主要的酒精相关性癌症,结直肠癌在男性中高发。

  轻中度饮酒与整体癌症风险的相关性是相似的,不管是否有抽烟史;但中度以上饮酒(女性Pinteraction=0.06,男性0.11)与癌症风险,吸烟者与那些从不吸烟的人相比更密切相关。

  女性,饮酒量5~14.9g/day与酒精相关的癌症风险增加有关(相对风险,1.13;95%置信区间,1.06~1.20),主要是乳腺癌。相反,酒精相关性癌症风险(轻度和中度饮酒者)只在吸烟的男性中增加(Ptrend=0.006),不吸烟者风险不增加(Ptrend=0.18)。

  作者还发现,整体癌症和酒精的关联不是“明显”不同,当面对混杂因素,如年龄、多种维生素或阿司匹林的使用、替代健康饮食指数2010,或妇女乳腺癌家族史。然而,这种关联在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中是明显的,尽管这种关联并不重大。

  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明显前移约比国外早10年

  在近日于广州召开的第六届中国乳腺病(广州)论坛暨2015年乳腺癌峰会上,一项由我国西部23家医院参与、针对乳腺病的多中心临床合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指出,我国乳腺癌发病年龄比国外明显前移。与会专家建议有条件的女性可从38~40岁开始做钼靶筛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任国胜教授介绍,自2012年起,该院就联合我国西部多个省区的大医院一起启动一项针对乳腺病的多中心临床合作流行病学调查。截至今年5月份,共有23家医院参加。在对超过15000例的有效病例的筛查分析中发现,约99.6%的乳腺癌患者为女性,男性患者占0.34%(远低于之前相关报道的1%)。

  国内不少从事临床研究的医生曾指出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比国外前移10岁左右,此项调查分析印证了这一点,发现患者年龄前移倾向确实明显,甚至从35岁开始就与国外的高发年龄55~65岁之间的发病比例相接近,其中最高发年龄是42岁,其次是46岁。患者中未绝经的患者占了50.57%,绝经年龄占了42.56%,与高发年龄密切相关。而在乳腺癌首诊的原因分析中,有51.99%是偶然发现,38.43%是有症状,有0.33%是筛查发现的。出现的症状者中有98.88%出现肿块,9.59%有疼痛。另外,此次调查还发现,生育哺乳确实对女性的乳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Nature:癌细胞压力和细胞自噬存在关联

  很多肿瘤中,癌细胞其实是受到了很大的应激压力的。这些应激压力来自很多方面,例如细胞环境中的过氧化物刺激、细胞核变异,同时细胞之间的接触抑制消失导致细胞分布过密而供氧和能量物质不充分。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癌细胞在应激环境下会激活细胞内应激压力反应相关的信号通路来维持细胞代谢的动态平衡,通过这种策略可以保持细胞的持续存活。而细胞内的自噬作为一种主动性的细胞应激压力反应方式,对于肿瘤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已有的研究证明,多种不同癌症的病情发展都伴随着高水平的自噬过程,这其中就包括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ductaladenocarcinoma,PDA)。细胞自噬是细胞中高度保守的自行降解过程,通过形成吞噬泡(囊泡),可见将细胞内不必要、不正常的部分包裹在囊泡中,并转运到溶酶体,并进一步进行降解消化。在溶酶体分解消化后的物质则可以继续作为细胞生长生存的原材料。因此,细胞的自噬过程既起到了清道夫的功能,还起到了废物循环利用的效果。美国马萨诸塞州的RushikaPerera和同事们,发现了细胞应激压力和自噬过程之间,在胰腺癌中导致细胞代谢被改变的一个新关联。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上。

  在这项研究中,他们发现MiT/TFE家族转录因子的异常表达和组成性激活。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人类胰腺管道癌PDA样本材料和细胞系材料,发现在这些样本的细胞中,细胞内自噬和溶酶体功能介导代谢的重新编程都有大大增加。在这个过程中,MiT/TFE家族的转录因子介导了溶酶体的大量扩增和细胞内能量的分解再利用更加活跃。细胞整体的代谢谱分析表明,依赖于MiT/TFE家族转录因子的细胞自噬-溶酶体激活,对于细胞内部氨基酸库的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