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乳腺癌 > 唑来膦酸延续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每4周还是每12周?

唑来膦酸延续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每4周还是每12周?

2017-03-09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所纳入的均为女性乳腺癌伴骨转移患者,且在先前10-15个月的治疗中接受超过9剂双膦酸盐(ZOL或帕米膦酸钠)静脉注射治疗。

  唑来膦酸(ZOL)4mg每四周给药(q4wk)可降低乳腺癌伴骨转移患者骨骼相关事件(SREs)的风险。2014ASCO大会所发布的OPTIMIZE-2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研究者希望明确:对于那些先前已接受双膦酸盐注射治疗1年以上的患者,ZOL每12周给药(q12wk)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非劣于q4wk给药。结果验证了非劣效性的猜测。研究细节如下: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研究,所纳入的均为女性乳腺癌伴骨转移患者,且在先前10-15个月的治疗中接受超过9剂双膦酸盐(ZOL或帕米膦酸钠)静脉注射治疗。研究者将这些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入ZOLq4wk组及ZOLq12wk组,并持续接受为期一年的治疗,其间维持盲法设计。研究主要终点为发生SREs次数≥1的患者比例,即SRE发生率。主要分析为SRE发生率的非劣效性(预设界值10%)。次要终点包括首次发生SRE的时间、骨骼并发症发病率(SMR)、骨痛评分、骨转换指标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

  共有403名患者被随机分入ZOLq4wk组(n=200)及ZOLq12wk组(n203)。受试者中位年龄为59岁,基线时各组特征类似。SRE发生率方面,ZOLq4wk组及q12wk组分别为22%和23.2%,组间差异为1.2%(95%置信区间[CI],–7.5%-9.8%;P=.724)。CI上限(9.8%)低于预设非劣效性边界(10%),提示q12wk非劣于q4wk。研究中,两组首次发生SREs的时间类似(HR,1.06;95%CI,0.70-1.60;P=.792),平均SMR亦类似(分别为0.46和0.50;P=.854)。两组骨转换指标较基线时的变化及治疗后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总体相仿。从数字上看,ZOLq4wk组肾脏TEAEs高于ZOLq12wk组(分别为9.6%和7.9%)。另外,q4wk组报告了2例(1.0%)颚骨坏死(ONJ),而q12wk未报告。

  研究结论:

  在接受双膦酸盐静脉注射治疗1年或1年以上的患者中,继续予以ZOLq12wk治疗1年的效果及安全性非劣于q4wk组。同时,前者肾脏不良反应更少,且无ONJ病例。

  ASCO简评:

  PatriciaGanz医生ASCO大会专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该研究结果为那些需要长期预防骨折的转移性乳腺癌女性患者带来了福音:她们可以选择接受频率更低的双膦酸盐治疗,同时不用牺牲疗效及安全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