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比CEA敏感两倍:ctDNA监测结直肠癌复发有前途

比CEA敏感两倍:ctDNA监测结直肠癌复发有前途

2017-03-01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已经使用多年,在以基因测序和分子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大势下,分子标志物或许能够提供更好的监测效力。

  近日,CancerMedicin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结直肠癌术后标准的监测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相比,基于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的2个基因组合可以检测到两倍的复发病例。

  ctDNA检测目标为BCAT1和IKZF1基因的甲基化,这种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生长和浸润密切相关。

  来自澳大利亚佛林德斯大学癌症创新中心的研究者GraemeP.Young博士表示,考虑到至少有3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始治疗后会复发,因此改进术后疾病监测方法,提高复发监测的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Young博士还说道:“该研究的结果强化了ctDNA在结直肠癌患者中检测的可靠性。另外还提示,当对处于缓解期的患者进行持续监测时,BCAT1/IKZF1检测阳性或可建立一种新的早期复发预警机制,以发现更多的可疑复发并促使早期影像学检查。针对BCAT1/IKZF1基因检测对比CEA检测的前瞻性研究正在进行中。”

  在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最终有30%~40%会出现复发,多见于治疗后2~3年内。

  主要研究

  该研究比较了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血液BCAT1/IKZF1双基因甲基化(ctDNA)和CEA在预测复发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临床表现、血液检测和定期的CT检查评估复发情况。

  研究招募了397例参与者,其中220例进行了复发评估,122例可提供血液样本进行分析。

  ◆对于122例进行血液分析的参与者,28例明确为复发,94例未见临床可查病灶;

  ◆在明确复发的28例患者中,67.9%(n=19)可检测到BCAT1/IKZF1甲基化阳性,只有32.1%(n=9)存在CEA阳性(>5ng/mL)。这提示将近1倍的复发监测能力提升。

  ◆在未出现临床可探测病灶的94例患者中,BCAT1/IKZF1甲基化阳性仅有12例(13%),CEA升高6例(6%),两种指标的阳性率并无统计学差异。

  经分析发现,BCAT1/IKZF1甲基化对局部和远处复发监测的敏感性分别为75%和66.7%,而CEA则分别只有50%和29.2%。有9例患者两种检测都呈阳性,但双基因检测发现了10例CEA未发现的患者复发。

  结语

  传统的肿瘤标志物已经使用多年,在以基因测序和分子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技术的发展大势下,分子标志物或许能够提供更好的监测效力。

  该研究在小规模患者中验证了ctDNA检测BCAT1/IKZF1相较于传统CEA的检测优势,未来到底能否用于临床,还有待更多前瞻性临床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