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康复护理 > 日常保健 > 浅谈起居防癌

浅谈起居防癌

2017-02-18 来源:抗癌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天然石材的辐射可导致不孕,涂料的挥发性气体可引起呼吸道中毒、肺炎和肺气肿等一系列问题,使装修一下子成了令人恐惧的“隐形杀手”。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的医生被一年多来的初步统计结果吓了一跳:因为来院看白血病的孩子中,十分之九的家庭都在半年中曾进行过装修,虽然目前他们只掌握了简单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但油漆中含有的苯和花岗岩石材中可能有放射性物质,是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原因。

  据《健康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天然石材的辐射可导致不孕,涂料的挥发性气体可引起呼吸道中毒、肺炎和肺气肿等一系列问题,使装修一下子成了令人恐惧的“隐形杀手”。

  新居装潢一般都比较考究,所使用的各种涂料、油漆,新添置的新具的油漆、黏合剂以及墙纸、墙布等装饰材料中散发出来的铅、酚、甲醛、石棉粉尘、放射性物质等都会引起头昏、失眠、皮肤过敏等亚健康表现,严重的甚至导致疾病。

  氡,是铀、钍、镭蜕变放射的一种气体。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氡是19种最重要的致癌物质之一。人类一生中受到的天然辐射,55%来自室内氡。室内氡超标是引起肺癌、胃癌、白血病的元凶之一,儿童与胎儿更为敏感。室内氡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地基的土壤、墙壁裂缝、燃气、用水、建筑材料等。随着居室条件改善,地基土壤中氡向室内渗析已不再是室内氡的主要来源,而建筑材料析出氡倒是不可忽视的,其中墙体,如煤渣砖、矿渣水泥虽也释放氡,但被石灰、瓷砖或涂料覆盖而阻挡。而花岗岩(花岗岩还有镭,能产生氡气)作为内装修,由于空气流通不良,氡气不断积累,可达到很高浓度。所以,最好不要把花岗岩作为内装修材料,如一定要用,最好事先做一次测定,以免氡气对人体产生危害。另外,医学专家认为,居室装潢宜简不宜繁,选用的材料一定要无毒无害。不符合卫生标准装潢材料不能使用。新居装修完毕,开窗通风2个月左右再搬迁居住。

  卧室尽可能不安置家电

  电视机、电脑、微波炉……家用电器进入家庭,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与欢乐的同时,不知不觉也给人们带来了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电磁辐射也称非电离辐射,又称电子雾、电磁波,是微波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以及手机等家用电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不同波长的频率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充斥空间,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也被称为电磁污染。

  电磁污染是21世纪继生物污染、工业污染后的又一污染。近年来,电磁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已引起人们重视。医学观察,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表现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大方面。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使人体升温。热效应会引起中枢神经的植物神经系统的技能障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动过缓,使血压下降、加速晶状体老化过程,引起头痛、失眠、健忘等亚健康表现。非热效应,即吸收的辐射不引起体温升高,但也引起生物变化和反应。无论是热效应还是非热效应都会使体内氧自由基增多。电磁波还能使人体体温调节机制失衡,导致心律加快,呼吸障碍,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推波助澜作用,由于电磁波穿透力强,它不仅作用于体表,且会殃及深层组织、器官,往往人体还未感到体表组织疼痛时,深层组织或器官已受到损害。电磁波还有助于癌细胞的生长,使癌症发病率增加。当强度为每平方厘米100毫瓦的电磁波照射眼睛时,会使晶体发生水肿,形成白内障,导致失明的危险。强度为5~10毫瓦/平方厘米的电磁波,皮肤感觉虽不大,但会殃及生育和胎儿畸形。

  据美国权威的华盛顿技术评定处报告,家用电器和各种接线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体细胞有害。例如,长时间使用电热毯睡觉的女性,除了烦躁、心神不安、心慌、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亚健康表现外,还会使月经周期改变,孕妇频繁使用电炉,会增加新生儿肿瘤发病率。为了预防电磁波对人体危害,一是要与电器保持一点距离。与电器越远,被电磁波侵害越小。如彩电的距离应为4~5米。与日光灯管距离应在2~3米。二是一些易发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冰箱等最好不要摆放在卧室内,如难以办到,尽可能减少其数量。三是保持良好睡眠方向,让身体的睡向与地球磁场一致,头南脚北。四是在使用家用电器时,应观察是否有电子雾干扰,一旦发现干扰,应停止使用。此外,尽量少用移动电话,尽量避免多种家用电器同时启用,以防形成较强电磁波。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频,并注意进食维生素A、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以减少电磁污染对人体危害。

  不在居室内吸烟

  据测定,使用以煤饼为生活燃料的厨房内,颗粒物浓度和二氧化硫浓度分别都比室外高3倍和10倍。人们长期生活在这种房间里,易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疾病。

  其次,室内生活污染主要来自厨房。有人观察,在炒菜时,油锅加热到沸点(冒青烟)时,油温可达280℃,容易产生3,4-苯并芘。3,4-苯并芘是一种致癌物质,是江南地区引起妇女肺癌一个不可忽视因素。再有一个是室内吸烟。有资料表明,30%的癌症是由吸烟引起的。长期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20倍,喉癌高6~10倍,循环系统疾病高3倍,气管炎高2~8倍,吸烟害己害人,应自觉养成不吸烟的良好卫生习惯。

  为了净化环境,保护人体健康,首先是做到不吸烟,尤其是室内不吸烟。第二是尽快改烧煤为烧煤气、沼气等清洁燃料。第三是炒菜油锅不要太旺,尽可能地用精制油,同时厨房内安装脱排油烟机,加强厨房通风换气。使用排油烟机时,最好在炒菜前就开启,炒菜完毕后再持续一段时间再关闭,以减少厨房内油烟污染。

  声控得当

  据测定,电视机、录音机产生的噪声可达60~80分贝,洗衣机为42~70分贝,电冰箱为32~50分贝。国家卫生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声,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如若超过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对儿童危害更为严重。

  医学专家认为,家庭噪声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据统计,如果在8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生活,会造成50%的儿童耳聋。同时,处在噪声环境中的儿童,会使眼的屈光度和敏感度降低,瞳孔散大,视觉的调节速度和眼运动速度减慢,色觉和视野异常,出现眼痛、眼花、视力下降,噪声还会影响胃肠道功能,使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酸度下降,食欲下降。由于噪声刺激,儿童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乏力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据调查,儿童在噪声环境中,其智力发育比安静环境中低20%。日本科学家曾对1000余名初生婴儿进行检查,发现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婴儿体重,普遍比安静环境中生活的婴儿轻。噪声还会损害人体正常免疫功能,会使体内担任免疫监视和消除“异敌”的免疫系统处于麻痹状态,导致疾病。噪声的骚扰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溃疡病等不可忽视的诱因之一。不仅如此,噪声还会使人体的小丘脑通过血液神经系统向肾上腺髓质发出信号,使肾上腺释放几种额外激素,一旦超过人体的耐受程度,过量分泌而致病,加快人体衰老。噪声还会使人体中的维生素B1、维生素E、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

  为了避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首先,在不影响工作、学习、生产、娱乐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家用电器和其他发声器音量和使用时间。购买家用电器时,应选择质量好、噪声小的家用电器。其次是家用电器不宜安放在卧室内,不宜同时合用各种家用电器,更不能在故障情况下继续使用。第三是院内和房间周围多养花、植树,有利净化空气,吸收、疏散、消除部分噪声以利健康。

  保持室内清洁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化学物质,总计约500多种,其中呼吸道排出的有149种,从皮肤排出的达171种,这些代谢产物浓度过高,可形成居室生物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甚至诱发疾病。即使是健康人,每天通过吐痰、咳嗽、打喷嚏等,排出400亿个细菌、病毒污染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尘螨。尘螨是人体支气管哮喘病的一种过敏原。尘螨喜欢寄居在房屋的灰尘中。据调查,在1500平方米的房间里,每年会产生10多公斤灰尘,在灰尘中有尘螨。曾有文献报道,在一只使用了15年的枕头中,其中重量的1/3是螨类排泄物。在这种枕头的灰尘中,每克灰尘中有尘螨1000多只,在200毫克羊毛毯尘中,可检出尘螨114.5只,200毫克床垫灰尘中有92.5只尘螨。在200毫克住宅地板灰尘中,有17.9只尘螨。春、秋两季(亚洲地区每年8月份尘螨检出率最高)是尘螨生长繁殖最旺盛时间,也是支气管哮喘高发期。为了健康,请不要在室内长期使用空调,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不在室内圈养狗猫等宠物,以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勤换洗衣服,床底下也要经常打扫,以防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光照充足

  某年12月12日,《上海青年报》头版头条醒目标题,报道了8例先天性佝偻病儿童患者。先天性佝偻病就是孩子生下来就得软骨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孩子体格发育、智能发育,严重的还可引起鸡胸、“X”或“O”型腿等骨骼畸形。先天性佝偻病一般发生在我国北方日照差的地区,在上海历史上没有发生过。那么,为什么现在发生呢?据调查,8个孩子的妈妈全是白领。其中有一位母亲,怀孕期间,每天进出家门都是轿车,下了车就是办公室,几乎没有时间接受日光照射。

  阳光,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自然物质,它具有调节温度、湿度,清洁环境,净化空气、杀灭病菌等作用。大家知道,太阳光中还有紫外光线,除了杀灭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外,紫外线还能把人体皮肤里维生素D3原(17-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3(胆骨化醇),在羟化酶系统作用下,羟化成为1,25-二羟维生素D,在1,25-二羟维生素D的作用下,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新建房屋,特别是底层,由于房屋间距不够,光照不足。在长期避光或光照不足房间里生活、工作、学习,由于阳光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体产生精神忧虑、压抑、疲劳等亚健康表现,孕妇由于维生素D合成不足,影响钙吸收,胎儿发生先天性佝偻病。婴幼儿光照少,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导致婴幼儿睡眠不佳、夜啼、多汗,严重时会造成鸡胸、X型或O型腿等佝偻病发生。阳光吸收不足还会导致青少年身高发育不良。老年人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腰腿酸痛、小腿痉挛等亚健康表现,久而久之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所以,除了开窗(因为玻璃会阻挡紫外线)让阳光直射外,还应多在户外活动。

  通风换气

  某年12月23日,上海《新民晚报》报道,长春市有一户居民,全家3口人。这对夫妇平时喜欢弄花草,在阳台上养了上百盆花。一天晚上,因气温骤降,把阳台上百盆花搬进了卧室。第二天一早醒来,全家3口自觉浑身乏力,意识迟钝,还以为是煤气中毒,后经长春市中心医院诊断,为二氧化碳中毒。“凶手”竟是卧室中的花草。

  绿色植物,一般被视为居室有害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克星。但在上述意外中,只是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绿色植物有不同的表现罢了。决定绿色植物是吸收还是释放二氧化碳的关键是光照程度。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植物生理说起。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植物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将水和二氧化碳在叶片内合成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理过程。因此,在白天,绿色植物是有害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克星,即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这种光照强度相当于250瓦~1000瓦白炽灯对于1米距离表面的照度。而当光照不足时,植物主要进行吸入氧气和释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这时,如果卧室绿色植物太多,植物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加上深夜屋内没有光照,而门窗又紧闭,空气不流通,二氧化碳浓度大量积聚,以致把人“熏倒”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因此,我们不要在厅堂和卧室摆放过多的绿色植物,即使这些花草不至于把你“熏倒”,也会因争夺卧室内优质的氧气而影响你的睡眠质量。那么为什么长春这户人过去养花没有发生,而现在发生了呢?

  这还得从房屋结构说起。旧式房屋,多数土木结构,屋顶是椽子加瓦片,透气性能十分好,椽子与横梁间还留有相当大空隙,空气可以自由流通。70年代笔者在皖南山去开展巡回医疗,晚上睡在农舍里,在月光明媚的日子里,睡在床上透过缝隙,隐隐约约能见到天上星星与月亮。大雪天,雪花能从缝隙中飘进来,而卧室的门栏旁一般都留有猫洞,说是让猫自由出入捕鼠,其实也是一种通风的通道。至于那些棚户房子,那更是四穿凉棚。居室通气过了头,室内保暖性能差,当然对健康也不利。如今钢骨水泥,铝合金门窗,装修得密不通风,特别是居住在闹市区的高层建筑里,开窗怕车辆噪声嘈杂,灰尘太大,往往是终年门窗紧闭,活像一个水泥罐头。这样势必造成居室通风不良光照不足。

  医学观察,1个人1小时需要20~30立方米的新鲜空气,才会感到舒适。1间15平方米居室或办公室,层高为2.7米,其容积只有40.5立方米。室内如果居住着2个人,按每人每小时20立方米新鲜空气计算,40.5立方米÷(20×2)≈1.01小时。也就是说,1间15平方米居室或办公室中,只要有2个人,就需要每隔1小时左右换一次气,才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精力充沛。事实上难以办到,尤其是室内装有空调的情况下,更是难以办到。通风不良,造成居室内的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足,二氧化碳等混浊空气增多,人体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头昏、头胀、胸闷、乏力等亚健康表现。不仅如此,居室通风不良,室内装潢材料、新家具以及化纤墙纸等等散发出来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电视机、电脑、微波炉、组合音响等家用电器产生的电磁污染、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不可低估。科学的态度是养成开窗通风的良好习惯,即早晨醒来和晚上下班回家第一桩事是打开门窗通风,(而且要形成对流冬天约需15分钟)即使在使用空调或在严寒冬天,也能留点缝隙,让室外新鲜空气源源不断补充进来。

  室温调控得当

  人体最舒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在夏季,温度25℃~27℃,相对湿度为50%~60%;在冬季,温度为18℃~20℃,相对湿度45%~55%。空气的每分钟流速为4.5米~7.6米。现代家庭,一般装有空调,可是,限于目前条件,家庭空调还不能普及中央空调,而是有的房间有空调,有的就没有,只能做到局部居室控温。再加上空调进入家庭时间还不长,不善于使用,有的贪图一时凉快,把室内温度调得很低,室内外温差常常超过5℃~6℃,这对年老体弱多病的,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大汗淋漓后入室,都会加重体温调节中枢的负担,影响健康。据文献记载,电器工业发达的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各大厦、办公楼都安装空调。不论是初夏还是酷暑,办公室统统变成了“冷房”。工作环境似乎十分优越,可是,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普遍感到疲倦、皮肤干燥,还有不同程度的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胃肠不适等症状,女性还出现月经不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后来经过医学观察,主要是因为夏季气温高,衣着单薄,长时间呆在低温环境内,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停止分泌,以减少散热,保持体温。这种“冷”的感觉还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腹腔内血管收缩,胃肠蠕动减弱,从而出现一系列胃肠道症状。女性,在寒冷刺激下,还会影响卵巢功能,排卵发生障碍,表现为月经失调。

  为了预防空调病,要学会科学调节室温,最好做到室内外温差不要超过7℃,不要对着冷风直吹,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应适当增添穿脱方便的衣服,膝部覆盖一块大毛巾,注意间歇站起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下班回家洗个温水澡,自行按摩。至于老人小孩,还是风扇为佳,实在太热,室温也不要调得太低,一般室内人少,夏日室内控制在27℃上下为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