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其它癌症 >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多“近”?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有多“近”?

2016-07-19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来,微信朋友圈里不少人在转发一个全家感染“幽门螺杆菌”罹患胃癌的视频短片,一时间不少家庭“对号入座”,一些医院的消化科几乎成了“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幽门螺杆菌”真得这么可怕,必须一扫而尽吗?

  本市人民医院胃肠疾病专家刘艳迪主任医师表示,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幽门螺杆菌列为I类(即肯定的)致癌物,与胃癌密切相关。大量研究也证实,感染幽门螺杆菌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至12倍。但这也不表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一定会得胃癌。研究发现,只有特殊菌株的幽门螺杆菌才能诱发胃癌,一般的幽门螺旋杆菌对人体并没有很大影响。所以,对幽门螺杆菌没必要格杀勿论,更不用过度恐慌。

  刘艳迪认为需要提醒市民的是,全球每年胃癌新发病例中42%来自我国,数量近40万人;我国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平均约2至3分钟就有1名国人死于胃癌。作为胃癌大国,我国70%的胃癌患者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因此有胃部基础疾病和胃癌高危人群一定要早发现早根治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无须斩尽杀绝

  特殊菌株才会引发胃癌

  刘艳迪说,幽门螺杆菌是人类至今唯一一种已知的胃部细菌,在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导致胃部疾病。它能定植于胃黏膜;它所含的毒素、毒性酶能直接损害胃黏膜;感染可引起高胃泌素血症使胃酸分泌增高。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超过70%的胃癌患者被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有相关性,但并不是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会罹患胃癌。因为大多数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发生胃癌与幽门螺杆菌的菌株有很大关系,只有含有CagA基因、具有空泡毒素活性的幽门螺杆菌才有可能导致胃癌。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认为,幽门螺杆菌没必要逐个杀死。多数学者主张,若无胃部不适的临床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者,即使幽门螺杆菌为阳性,也不一定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定期观察,根据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如何治疗。切不可盲目使用抗菌药来杀死幽门螺杆菌,这无疑会造成耐药菌株在人群中的传播,将来根除会更加困难。同时,不是所有幽门螺杆菌都是产毒菌株,更没必要怕得胃癌而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

  20至40岁感染几率超40%

  三种检查可确诊幽门螺杆菌

  刘艳迪说,我国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国家之一,20至40岁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为45.4%至63.6%,70岁以上高达78.9%,然而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目前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一是呼气试验。通过服用一颗能和幽门螺杆菌发生反应的胶囊试剂,然后检测呼出的气体来判断。此方法需空腹或餐后2小时进行,30分钟就可出结果。但呼气试验前不能服用抗生素(医嘱除外),因为可能会导致假阳性。二是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即抽血化验,简单易行。但既往感染经治疗的患者其抗体可能在一两年内都会是阳性,所以其准确性仍不高。三是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时通过活检取特定部位的一块组织,然后放入专门试剂进行化验。此方法的好处在于胃镜检查时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但缺点是取活检有可能取的这块组织刚好上面没有幽门螺杆菌,有的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取活检。

  她建议如果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腹胀、打嗝等胃部不适症状超过两周或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的患者应进行以上检查。胃癌高危人群应每两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病人,若有胃黏膜糜烂、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或现在称为的高、低级别内瘤变时,无论是否为有毒株型都必须早确诊早根除。通过规范治疗,幽门螺杆菌治愈率可高达90%。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