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仿等均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
药物或化学毒物。长期服用异烟肼、四环素、双醋酚汀、甲基多巴、辛可芬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均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
如何才能有效地养肝护肝呢?中医专家指出,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如果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饮酒过多会伤肝,尤其是肝脏受损或已有脂肪肝的人。这是因为酒精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若大量喝酒,肝所受的伤害是巨大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如何养肝护肝呢?
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中医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
药物或化学毒物。长期服用异烟肼、四环素、双醋酚汀、甲基多巴、辛可芬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磷、砷、氯仿等均可引起药物性或中毒性肝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
酒精。研究发现,酒精消耗量与肝硬化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肝脏的损害程度与饮酒量及饮酒时间呈量效关系,每天饮酒80~150g,连续5年即可引起肝损伤,女性略低。大量饮酒20年以上,40%~50%会发生肝硬化
张某,男,52岁,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5年,未曾行抗病毒治疗。有酗酒史15年,每日饮酒二两至半斤不等,两年前,患者出现腹胀,依然未引起重视,一月前突然呕血,到我院住院治疗。
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劳累会使机体免疫失衡,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容易引发慢性肝炎的复发。晚上23点~凌晨3点是人体胆和肝脏最旺盛的阶段。此时是肝发挥其藏血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女性体型较小,体内脂肪含量高,喝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酒精浓度也高于男性,同时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较男性低,因此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女性甚至在停止喝酒后也容易由酒精性肝炎变成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梯次上升,其病变程度与饮酒总量成正比。酒精肝是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重要类型,发病隐匿而且发病率高,持续发展可演变为酒精性肝炎乃至肝硬化,所以酒精肝提倡以预防为主。
所谓疏泄,就是使人疏通、畅达。比如说生气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肝气郁结,这里要说明一点,很多肝不好的朋友脾气比较大,就是这个原因的,而且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就是恶性循环。
长期或者一次性大量饮酒会伤肝,现在还没有任何药物或食物能防止酒精对肝脏的损害,特别是空腹饮酒时,酒精很快被吸收入血,不仅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对全身亦有不良影响。
部分中药、中成药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单味中药如雷公藤、黄独、何首乌、斑蝥、蜈蚣粉等,中成药如壮骨关节丸、消核片、逍遥丸、消咳喘等都有一定的肝毒性,应严格按医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