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地养肝护肝呢?中医专家指出,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如果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饮酒过多会伤肝,尤其是肝脏受损或已有脂肪肝的人。这是因为酒精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若大量喝酒,肝所受的伤害是巨大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如何养肝护肝呢?
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中医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
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中医认为,春属木通于肝,若能在春季好好调养肝脏,则可提高抵抗能力。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代谢器官,可以保护机体免受损害,保护好肝脏就能延年益寿,因此有“春宜养肝”之说。
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损伤的是肝脏,也可以引起肾脏损伤。急性中毒的情况比较多见,表现为急性肝损伤。慢性中毒即中毒的时间长了,会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由于肝病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弱,稍不注意防寒保暖就容易引起感冒,导致肝病复发,因此,患者一定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防止感冒,同时,也能预防肝病复发。
静养能够给肝脏带来营养和氧气,促进新陈代谢,特别是饮食后充分的休息,能够使胃肠很好的消化,给肝脏充足的血液。因此,得了肝炎后,除了积极进行治疗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
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但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杜绝肝癌发生。特别是对于已存在肝硬化的患者,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下仍有可能发生肝癌。
饮食上一定要注意清淡,不要太过于辛辣刺激,因为如果吃的太辣,长期在体内容易生成湿热,湿热困着于脾,脾的运化失常,反过来影响到肝脏,就会引起肝脾不和,加重肝脏的负担。
所谓“病从口入”,我们平时吃的一些食物,它们会对肝脏造成不良影响,加重它的负担,如果长期吃,肝脏会被它们一点点的“毁掉”,肝癌的发生也与它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几样极其伤肝的食物。
首先倒霉的便是肝脏,它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分解代谢,肝病患者本身肝脏已有病变,再饮酒可谓是雪上加霜。酒精本身就含有毒性,足以伤害肝脏,脂肪肝是最早出现的征兆,最终发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