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地养肝护肝呢?中医专家指出,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如果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饮酒过多会伤肝,尤其是肝脏受损或已有脂肪肝的人。这是因为酒精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若大量喝酒,肝所受的伤害是巨大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如何养肝护肝呢?
中医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上火的程度较“热气”还重。一般所说的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中医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
肝脏和眼睛是相通的,肝主藏血,肝主目,所以养肝首先可以养目。如果眼睛干涩、容易流泪,可能都是肝在作怪。干涩代表肝的精血不足,而迎风流泪则代表肝的收敛功能不足。
专家指出,在临床上,肝昏迷也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而急性肝昏迷的诱发原因主要是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化学药品或毒蕈(xùn)中毒、急性妊娠脂肪肝等。
其实,并非只有患了肝炎ALT才升高。引起ALT升高的原因有数十种。如果体检发现ALT升高,排除了病毒性肝炎,也不能掉以轻心,有必要进一步探查原因。
只要进行科学的抗病毒治疗,现阶段的治疗方案不会发生肝硬化。要注意的是,对于所谓的“健康”携带者(仅表面抗原阳性,病毒阴性),虽然不需要治疗,但是肝癌发病率也比正常人高很多,需要定期检查,终身警惕肝癌的发生。
一般来说,乙肝患者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免疫耐受期,这个阶段患者携带的病毒量很高,血液的传染性很强,乙肝“两对半”为“大三阳”,但临床上和健康人一样,没有任何症状,也就是通常说的,又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个阶段往往不需要治疗。
很多时候,当患者死于肝癌及肝硬化时,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与当初的肝炎有关。对于群众没能注意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路径,以及非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群众肝病防控意识提高,是防控肝病的重要环节。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全身疾病累及肝脏的一种病理改变,与多种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同时存在,或脂肪肝的出现,预示着即将发生这些疾病。
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正因为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