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病毒致病机制

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病毒致病机制

2017-10-26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戊型肝炎是一种急性的自限性疾病,在人体对上发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是即使有症状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症状和急性甲型肝炎极为相似,但急性患者,往往表现急性重症如厌食、黄疸、肝脏肿大、全身肌肉酸痛、眼睛和皮肤发黄等症状。

  戊型肝炎(Hepatitis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Evirus,HEV)引起的危害较大的急性肝炎之一。HEV是通过肠道进行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可进行接触性传播、垂直性传播,器官移植传播,另外,有报道称污染的血液制品也可以传播该病原。该病主要发生于收入较低及收入中等国家的2岁以下婴幼儿和三个月孕妇,在感染人群里约有2%患者可发展为重型肝炎而最后死亡,死亡率为0.5%~4%。

  病毒致病机制

  目前,对戊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还知之甚少。初步认为HEV先在被侵机体的肠道内进行复制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细胞内质网上进行复制,最后释放到血液和胆汁当中。大量研究表明,青壮年(15~40岁)容易感染HEV,这可能与新陈代谢快或机体免疫力较高有关。

  传播途径

  在发展中国家较为贫穷落后的地区,这种疾病是通过污染的水传播,呈暴发流行。在过去几年的发达国家,主要是工业化国家,该病也越来越多暴发。引起人类疾病的HEV分别以两种不同的流行病学模式进行传播即水源性和食源性,HEV基因Ⅰ型和基因Ⅱ型主要以水源性传播;基因Ⅲ型和基因Ⅳ型主要以食源性方式传播,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血液传播也是其重要传播方式。

  临床症状

  戊型肝炎是一种急性的自限性疾病,在人体对上发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是即使有症状也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症状和急性甲型肝炎极为相似,但急性患者,往往表现急性重症如厌食、黄疸、肝脏肿大、全身肌肉酸痛、眼睛和皮肤发黄,并偶尔出现体温升高、腹痛和呕吐等症状,并持续数天(一般为1-6周),急性感染初期会出现2-8周的潜伏期,此时在粪便中可以检测到脱落HEV的RNA,在感染5-21天,患者会出现黄疸,肝脏严重损伤且呈现急性肝炎症状,根据肝脏的损伤情况将其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肝脏损害重者(多为成人)称之为临床型,肝脏损伤轻者(儿童表现较多)称之为亚临床型。除此之外,在此期间偶尔也会出现极为短暂的病毒血症表现;HEV除了引起肝脏内部的变化以外还可以引发严重的肝外疾病,如神经性损伤、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一些血液系统并发症。

  疾病治疗

  经研究发现,使用利巴韦林(RBV)可以治愈持续性HEV感染,但最近发现HEV病毒分离株对RBV产生了较高耐药性。

  疾病控制

  戊型肝炎控制和预防的关键在于提高疾病流行地区的卫生状况。可以通过对人类排泄物的安全处理,提供安全洁净的饮用水和改善个人卫生,来减少HEV的传播。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