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泌尿频道 > 泌尿治疗 > 疾病护理 > 为何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总降不下来?

为何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总降不下来?

2018-07-17 来源:尿之康助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蛋白尿是肾脏病最常见表现,多数情况下,少量蛋白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是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的,大量蛋白尿时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

很多肾病患者很奇怪,为什么自己的尿蛋白总是降不下来?这里藏着什么秘密?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蛋白尿”?

尿液检查,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就是蛋白尿:

1、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也就是常说的尿蛋白阳性;

2、尿蛋白定量>0.15g/24小时;

3、尿蛋白/尿肌酐>200mg/g。

如果尿蛋白定量≥3.5g/24小时称大量蛋白尿。

蛋白尿是肾脏病最常见表现,多数情况下,少量蛋白尿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通常是在尿常规检查时才被发现的,大量蛋白尿时可出现尿中泡沫增多。

尿蛋白阳性就意味着肾脏有损伤。尿蛋白量越大,肾损伤就越严重。

二、“蛋白尿”产生的原因

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滤出,超出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或者肾小球滤过膜正常,但肾小管受损,无法将正常滤出的蛋白质回吸收时,蛋白质就随尿排出,形成蛋白尿。

常见导致蛋白尿的原因: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蛋白尿,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小血管性肾炎、糖尿病性肾病、病毒相关性肾病、肿瘤相关性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常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如药物性肾损伤、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反流性肾病、高尿酸性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重金属中毒、Fanconi综合征等。

3、溢出性蛋白尿:

最典型的为多发性骨髓瘤,该病为一种恶性度极高的恶性肿瘤,患者病变的骨髓产生大量的轻链蛋白等异种蛋白,从肾小球大量滤出并超过了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而形成蛋白尿。

4、生理性蛋白尿

正常非肾脏病人也可能出现蛋白尿,一般见于剧烈运动、严重感染、发热以及体位的改变等,往往是一过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

三、为什么很多人尿蛋白控制得不好?

1、对激素的治疗反应有个体差异:

有些类型的肾病比如微小病变性肾病,激素的治疗效果很好;而有些肾病比如局灶节段硬化性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激素的治疗效果就比较差。

2、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早期小量的蛋白尿,还可以通过控制血糖和使用大量的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控制。但是,糖尿病肾病晚期大量的蛋白尿,除了继续加大沙坦类或者普利类降压药的用量外,目前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3、肾脏以外的原因

如果患者同时合并有肾外疾病比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高血压等,或者乱用药,或者不注意休息等,都可能导致尿蛋白难以控制。

4、其他

有些肾脏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肾淀粉样变等,本身治疗效果就很差,目前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尝试免疫抑制剂或者化疗药治疗。

四、肾病筛查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肾病患者,约有1.3亿。几乎每10人就有1人患慢性肾脏病,而知晓率只有12.5%。肾病初期隐匿,难以察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