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泌尿频道 > 泌尿常识 > 疾病危害 > 肾病综合征--潜伏的杀手

肾病综合征--潜伏的杀手

2017-08-30 来源:肾脏之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因此,关于肾病综合征的危害,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上文讲到,肾病综合征是肾内科的一种常见疾病。正是由于常见,而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很多人认为肾病综合征不是事儿,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实际上,肾病综合征是”潜伏的杀手“,肾病综合征在肾内科属于急症,其危险程度绝对不亚于”尿毒症“。

  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潜伏的杀手“。

  肾病综合征的危害

  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因此,关于肾病综合征的危害,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大量蛋白尿的危害

  蛋白尿,现在已经被证实是导致肾脏损伤的最主要的原因。约有80%-90%的尿毒症的发生与蛋白尿密切相关。

  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合并大量蛋白尿,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势必会造成肾脏的持续损伤,最终形成难以逆转的状态。

  低蛋白血症的危害

  在分析低蛋白血症的危害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白蛋白“的功能。

  白蛋白,又称为清蛋白,是由肝脏产生的一种蛋白质。白蛋白是血液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

  白蛋白对于机体有着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

  1.机体重要的”锁水剂“

  白蛋白,就像”海绵“一样,能够”锁住“血管内的水分不让它们跑到血管外面。当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降低时,血管中的水分就会“挣脱锁链”跑到血管外面,进而形成了“水肿”。

  2.机体重要的“搬运工”

  机体内的很多物质(例如:离子,激素,药物等)都需要同白蛋白结合在一起,再一同运输到相应的部位而发挥作用。

  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大量蛋白从尿液流失,导致血液中的”白蛋白“逐渐下降而形成低蛋白血症。

  当血液中的“白蛋白”下降时

  1.血管中的水分就会“挣脱锁链”跑到血管外面,进而形成了“水肿”。

  水肿出现后,血管与组织器官的”距离“将会变大,使得组织器官与血管不能够进行有效地,充分的物质交换。长期以往,势必会造成组织器官的供氧不足。

  2.长时间的水肿,血管中的水分减少会使得血液变得“黏稠”,此时机体形成“血栓”的几率就会增大。

  血栓形成后,一方面会造成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另一方面,血栓有可能会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造成其他器官的血管的栓塞。

  **某些重要脏器的血管,例如:脑血管、肺血管、心脏冠状动脉等,一旦发生栓塞将会产生致命性的后果**

  3.正常情况下,白蛋白能够保护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药物”结合,保护它们免受破坏。

  当白蛋白含量下降时,机体内的免疫球蛋白破坏增加,导致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

  药物破坏增加,会导致药物在机体内的血药浓度下降,影响药物的疗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