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 经常心慌的中医分析及防治

经常心慌的中医分析及防治

2018-08-11 来源:福佑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脐心即肚脐上的神阙穴。可用手掌顺时针按揉60圈,再逆时针按揉60圈。此穴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也是药疗的常用穴位。可温经通络、散结通神。

有时因为紧张、劳倦过度等因素下,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心搏或快速,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止,经过休息就会缓解,这是心脏病吗?

中医专家认为,以上症状在中医属于“心悸”,心悸是心脏常见病证,除可由心本身的病变引起外,也可由它脏病变波及于心而致。因惊恐、劳累而发,时作时止,不发时如常人,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若终日悸动,稍劳尤甚,全身情况差,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心悸的基本证候特点

是发作性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或一过性、阵发性,或持续时间较长,或一日数次发作,或数日一次发作。常兼见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喘促,甚至不能平卧,以至出现晕厥。

心悸虚证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心神失养所致者,治当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并配合应用养心安神之品,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心悸实证常因于饮、瘀血等所致,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应用重镇安神之品,以求邪去正安,心神得宁,得以康复。

经常心悸该如何养心?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

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

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

人体的精气神是人体活动的根本,古人称为“三宝”。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统帅。《素问》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中医推荐五心按摩

顶心

即头顶中心的百会穴。用中指按摩揉压2~3分钟。可醒脑提神、振奋精神。

胸心

即膻中穴。可用拳轻叩2~3分钟,也可用手指并拢往下捋120次。可顺气消怒、稳定心神。

脐心

即肚脐上的神阙穴。可用手掌顺时针按揉60圈,再逆时针按揉60圈。此穴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也是药疗的常用穴位。可温经通络、散结通神。

手心

即手心的劳宫穴。用拇指按摩揉压2~3分钟。可清心固神、养心解虑。

脚心

即脚心的涌泉穴。用同侧手握住足踝部,再用对侧手掌在该穴上下按摩2~3分钟,也可用拇指在该穴按揉2~3分钟。可激发肾精、滋养心神。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