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 “冬病夏治”绝不只有“三伏贴”这一招

“冬病夏治”绝不只有“三伏贴”这一招

2018-07-26 来源:家庭医生报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节,许多医院都开设了“冬病夏治”特色门诊,近年来到医院贴“三伏贴”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以至于许多人将“冬病夏治”等同于“三伏贴”。

2018年三伏天时间表:

头伏:2018年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2018年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2018年8月16日-8月25日

目前,正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节,许多医院都开设了“冬病夏治”特色门诊,近年来到医院贴“三伏贴”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以至于许多人将“冬病夏治”等同于“三伏贴”。

对此,江苏省中医院副院长马朝群表示,“冬病夏治”绝不只有“三伏贴”这一招。只有因人而异,采取恰当的调养方法,才能取得理想疗效。

虚寒体质更适合“冬病夏治”

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是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加重或发作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类风湿关节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这类疾病在秋冬季节发作明显,好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一般表现为四肢冰凉、好暖厌寒、易疲倦,中医称“阳气不足。”

所谓“冬病夏治”,就是针对冬天易发生的疾病或冬天症状加重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进行调治补养,以达到减缓发作乃至控制病情的一种调养方法。

中医强调“春夏养阳”,三伏天正是阳气最盛、肺脏气血通畅的时候,此时在人体的内外部环境都处于阳气充盛状态的有利条件下因势利导,可以祛除寒邪、蓄养阳气、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有利于虚寒性疾病的康复。

“冬病夏治”疗效虽好,但也有适用人群。专家表示,6个月以下的婴儿、孕妇和阴虚阳亢体质者都要慎用。

痔疮、湿疹类热性病如果盲目“夏治”,滥用温性药敷贴,还可能加重病情。

“冬病夏治”疗法多样,不只是“三伏贴”

夏天阳气旺盛,在三伏天达到顶峰,趁此时治疗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只要遵照上述原则,盛夏提前治疗虚寒性疾病,都属于“冬病夏治”的范畴。

以最为常用的“三伏贴”为例,这一疗法是在三伏天期间,将辛温中药药贴直接贴敷于特定穴位,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为活跃,毛孔扩张,将药物渗透入皮肤,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目的。

临床观察发现,经过3年或3年以上治疗,该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使疾病不易复发。

据马朝群副院长介绍,其实在临床上“冬病夏治”有多种治疗方法,除了知名度较高的“三伏贴”外,还有针灸拔罐、刮痧、中药内服、中药熏蒸、中药药浴等多种手段。

如对于关节炎患者针灸、拔罐效果好;脏腑虚寒的患者,相对于贴敷,中药内服效果更好些。

另外,食疗也是“冬病夏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夏季气候炎热,易伤阴液,此时人体阳气浮于外,阴寒之气聚于脾胃,易致中阳受损,脾胃虚弱,因此要少吃辛辣刺激、肥甘厚味之品。在“冬病夏治”期间,更要少吃生冷食物,如瓜果、冷饮等。

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多吃润肺健脾的食物,如银耳、百合、山药;补肾食品如黑木耳拌凉菜吃,不但能清暑,也是补肾的不错食品。

网购“三伏贴”不靠谱,规范操作最关键

随着“冬病夏治”越来越火,不少商家也拿它做起了文章,在网上卖起了“冬病夏治”的膏药。因为图省事,不少人也乐意购买。然而,没有相关的医学经验和知识,擅自在网上买药敷贴,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带来许多麻烦。

影响“三伏贴”敷贴疗效的因素有不少,除了敷贴用药是否对症外,根据患者个人身体情况辨证选穴、找准穴位敷贴也很重要。如果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适应证把握不足,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伤身。

因此,建议患者必须选择正规医院进行“冬病夏治”,以确保得到最佳疗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