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药看似小事,但用错了药,却是关乎人命的大事!调查显示,近九成人“根据自己经验去药店买药”,55%的网民则结合自己情况查阅资料,自行选药。
一项调查显示,到药店买药的消费者中,仅有3成具备正确的非处方药使用知识,7成百姓吃药凭经验。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约20万人因此死亡。
身体不舒服时,究竟该到医院就诊,还是去药店买药?买药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买药看到这10个字需谨慎!
“麻”:高血压患者不宜用
“美扑伪麻片”,其中“麻”指的是含有伪麻黄碱,但是伪麻黄碱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血糖、眼压增高,因此高血压、糖尿病,眼压高的患者应慎用。孕妇和运动员也应慎用此成分。
“扑”、“敏”、“苯”:司机不宜用
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这些药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抑制性,可能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状,此外,它还会影响神经系统。所以服药期间不要驾车,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氨”和“酚”:肠道溃疡者慎服
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是感冒药中用于缓解疼痛和退热的重要成分。但它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作用。某些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时,存在出血风险。这类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停药。
市面上的复方感冒药很多都含扑热息痛,若多种一起吃,很易过量,扑热息痛成人一天不能超过4克,否则存在肝毒性风险。服此类药期间还应避免饮酒及含酒精饮料,以免使其生成的一些代谢物与肾细胞结合而伤肾。
“美”:支气管炎患者慎用
支气管炎患者慎用;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病人痰多时应慎用含有右美沙芬的药物或复方制剂。因为它具有的镇咳效果会影响痰液排出、阻塞呼吸道。孕妈妈也要慎用右美沙芬类药物,避免影响胎儿发育。右美沙芬与止咳药里的“可待因”相似,过量服用也会有导致成瘾的情况。
“疏风”风寒伤风慎服
医治伤风的中成药中,有许多有“疏风”字样,如伤风疏风颗粒、疏风清热胶囊。通常情况下,这类药多用于风热伤风即呈现咽喉痛苦、痰液发黄、口干等表现。风寒伤风病人,即呈现怕冷、咳嗽吐稀白痰等表现时应慎用。
“啉”:心脏病者慎用
心脏病患者慎用。常见促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路得啉等,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多潘立酮。2011年欧洲药物管理局曾发布提醒,多潘立酮可能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等症状,建议心脏不好的患者慎用。
另外,吗丁啉仅适用于胃动力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常表现为上腹疼痛、嗳气等。一般情况下,若连续服用7天症状还未缓解,应当就医。
老百姓自行选药应注意
首先应明确病症。
举例来说,如果可以诊断自己只是头疼、嗓子疼、咳嗽等小毛病,可以到药店买点感冒药。然而,一旦病情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跟以前不一样,比如说,整夜咳嗽或者痰多,就很有可能有其他炎症,这时就不要盲目去药店,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否则会耽误病情。
到药店买药时,不妨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药要“准”,选对药物最关键。
如果只是凭感觉,或是跟着广告去买药,很可能出现不良后果。比如同是感冒,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用药不一样,同样,患胃病,是胃炎、胃溃疡还是消化不良,用药也不一样。如果自己不清楚,可以咨询药店的执业药师,尽量买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②在药店买非处方药,要学会看说明书。
一看商品名、化学名,商品名五花八门,搞清楚化学名很重要;二看适应症,看清所购药物是否可以治疗自己的病症;第三,掌握用法、用量的同时,还要弄清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方便服药后观察;四要看药品批准文号;第五,检查生产日期,以及药品包装有无破损。
③购买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年龄。
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有特殊性,所以,为他们购药时应格外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时也要考虑药物剂量。众所周知,幼儿用药要减量,其实老年人和妇女也有自己的剂量要求,通常说明书上说的药物剂量是指适用于18—60岁成人的平均剂量。因此,老年人用量应适当减少,一般为成人剂量的3/4。如果妇女体重较轻,用药剂量也应酌减。
④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病人,应该一两个月定期去医院向医生咨询,不要觉得慢性病变化不大,一买就是一年半载的药。一堆药放在家里若保存不当,过期变质了,不仅浪费,更可能延误病情,造成耐药性,增加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⑤最后,老百姓买药时还有几个误区:
1.价格越贵越是好药。药品的价格与疗效并不成正比,不能以价格论药品的好坏。
2.新出的药就一定好。新药的出现肯定有它的特点,但新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等都需要时间来验证,而老药的药性就相对清楚得多了,相对更安全。
3.迷信进口药。由于种族的差异,中外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所以进口的不一定最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