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饮食疗养 >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甲状腺,预防癌症呢?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甲状腺,预防癌症呢?

2017-07-24 来源:马坦康针灸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鱼、虾、坚果都可以正常吃,一星期吃两三次都是可以的。不能吃熏制的、腌制的、不健康的食品。要尽量吃新鲜的食物,不要吃加工食品。咖啡可以喝,不要加咖啡伴侣,直接倒牛奶会更健康。

  甲状腺是位于脖子中间的一个酷似蝴蝶的器官,是掌管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人体发动机”。最近两年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增幅排名第一。甲状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为30多岁。甲状腺癌应该如何进行检查和预防呢?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保护甲状腺,预防癌症呢?

  甲状腺癌目前还预防不了,因为病因还不甚清晰。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是放射线,大量的辐射。这不是说咱们家里开个微波炉就能引起甲状腺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当地的核辐射量很大,观察一段时间后发现周围居民的甲状腺癌发生率明显升高。说明甲状腺这个器官对核辐射是非常敏感的。但是这种危险因素很少遇到。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癌,目前病因不明。

  传言: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癌?

  这个说法挺流行的,但其实国内外并没有一篇科学研究可以证明碘吃多了能引起甲状腺癌。相反,碘缺乏引起甲状腺肿大,是导致甲状腺滤泡癌的明确因素。在加碘盐给全民补碘之前,内地居民,像内蒙古居民,不住在海边,吃不到海鲜,含碘的食物缺乏,大脖子病就比较常见,有些人会出现恶变,变成甲状腺癌。我自己吃的都是加碘盐。只要每人每天食用量不超过6克,肯定是没问题的。

  甲状腺结节一般如何发现?

  近些年来大部分患者主要是通过体检B超发现甲状腺结节。这类患者的甲状腺结节一般比较小,自己看不出来,一般都是B超检查出来或医生摸出来的。一小部分患者由于结节较大,一般超过两公分,能从外观上看出有颈部肿物或者无意中触摸到颈部肿物而发现。

  如果发现甲状腺有结节,该怎么办?

  患者应该到医院就诊。医生首先会通过触诊手法对患者颈部进行检查。甲状腺位于下颈部,正常的甲状腺非常软,是摸不到的。触诊能够大致了解甲状腺结节的位置、数量。

  超声检查是进一步检查的有效方法。超声检查的精度比较高,能发现1mm大小的结节,非常小的结节都能在超声探头下发现。做B超时就能能够观察结节的数量、大小、位置。另外,超声会特别关注结节边界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是囊性还是实性、有无钙化灶、结节的血流情况等,这些特点往往能够能反映肿瘤的良恶性。超声检查是高效、准确的检查手段。

  因为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比较常见,所以一般在做甲状腺B超的同时,往往也会看一下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如果怀疑是甲状腺癌,并出现了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患者还需要进行颈部增强CT的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肿瘤和颈部周围结构,包括食管、气管、周围淋巴结和血管的关系。B超和CT是甲状腺结构变化的影像学检查。

  此外,甲状腺功能也是常规需要检查的。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是调节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必须激素。检查甲状腺功能主要看有没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情况。如果有异常,需要内分泌科治疗。

  B超结果出来以后,下一步怎么办呢?

  如果B超提示甲状腺结节良性的话,是不需要继续检查的,只要定期观察就可以了。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怀疑有恶性可能的,建议进行穿刺检查。穿刺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结节的性质,有利于:1、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2、减少不必要的小结节手术。一般在超声引导下对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然后进行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穿刺是否有风险?

  很多患者对穿刺有顾虑,常常问穿刺是否会“刺激”肿物,另一些患者会担心如果结节是恶性的,穿刺会不会导致肿瘤的转移。

  一般来说,结节的良恶性是由其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决定的,触摸、穿刺等外界刺激不会改变结节的性质。如果结节本身是良性的,不会因为穿刺而变成恶性的。

  甲状腺癌最常见的转移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其次常见的是肺转移,这往往与甲状腺癌发生的时间以及癌细胞本身的侵袭性强弱有关,而穿刺不会改变癌细胞本身的这些特点。细针穿刺有引起炎症、种植的风险,但这个风险特别小,不到千分之一。目前,全世界的医疗、科研机构都认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是安全而有效的检查。美国的穿刺比例达到90%以上,我院穿刺比例也高达60—70%。总体而言细针穿刺是安全的。

  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为什么要长期服药?

  甲状腺是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器官。如果动了手术,切掉一半或大部分甲状腺,就相当原来有两个人给你打工,现在走了一个,剩下一个人给你干活,比较累,容易长结节。

  术后口服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第一能减轻健侧腺叶的负担,不容易长结节。第二能降低促甲状腺素的分泌。促甲状腺素是刺激甲状腺上皮细胞生长的激素,如果太高的话有刺激甲状腺癌复发的风险。吃药抑制促甲状腺素的水平,不容易复发。

  促甲状腺素的水平是越低越好吗?

  口服甲状腺素药物剂量越大,促甲状腺素一般相应的会被抑制得越低。但是服用药量太大时,会导致患者的药物性甲状腺功能明显亢进,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患者容易心慌、手哆嗦、出汗等。

  因此,每次复查时均应该验血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用量。有的对于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适当补充甲状腺素使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即可,不需要过度抑制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癌应该如何治疗?

  甲状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包括原发肿瘤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手术切除,复发肿瘤能够切除的也首选手术。术后主要依靠内分泌治疗,即口服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可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从而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及癌组织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一部分患者术后需要做核素治疗,也就是碘131治疗,也是喝一种药,类似于内放射治疗。主要目的是杀死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可能存在的微小残留病灶。主要用于甲状腺高危患者,以及不能证明是极低危患者。

  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不需要做放疗或化疗。极少许患者肿瘤侵犯较广泛、手术无法切净的术后可能需要放疗,对于局部控制肿瘤有一定好处。

  近些年新出现的靶向治疗对于一些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有效,但仍在探索研究阶段。除此之外,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可作为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可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甲状腺癌术后复查淋巴结肿大,会不会是转移或复发?

  颈部淋巴是正常人体的组成部分,颈部淋巴结有三百多个,占人体1/3。虽然甲状腺癌最常见转移到淋巴结,但不是一得甲状腺癌都会转移到淋巴结。颈部手术后,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炎症反应,这种是比较多见。我们感冒、牙肿、咽炎都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如果出现淋巴结肿大,应该先做B超,如果边界清晰,长条形,血流不丰富的话,一般不是癌变。

  甲状腺癌术后的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得病后,建议要看医生,第二应该想到营养够不够?应该找营养师的搭配指导,来助力机体的免疫力。营养治疗应该贯彻到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中,手术和放化疗需要营养的。

  病友在饮食上应该做到平衡膳食,即选择多种食物,经过适当搭配配制作出的膳食。这种膳食能满足人们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因而称为平衡膳食。在《黄帝内经》里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五谷指稻米、小麦、老玉米、小米和黄米,统称为五谷杂粮,我们每个人每天应该吃够一斤以上,一斤到一斤半。“五果”指桃、李、栗、杏、枣。“五畜”就是咱们吃的肉,鸡鸭鱼肉蛋。65岁以上老人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蛋白。包括植物蛋白,豆子和动物蛋白。防止老人肌力的减少而跌倒,增加机体免疫力,防止病毒、细菌趁虚而入。“五菜”泛指各式各样的蔬菜,是我们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癌友应该吃多饱?饿死癌细胞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在癌症手术、放化疗治疗期间不建议节食,病人需要营养储备,需要好的营养来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来帮助恢复。

  在癌症的康复期,病友吃七八分饱就够了,不要过饱,过食。乳腺癌、内分泌癌、结直肠癌都是饮食相关的,是吃出来的病。因此,我们提倡一个理念:饮食留一口,营养要均衡。根据病人的情况搭建框架,蔬菜多样化,粮食要有1/3到一半是五谷杂粮,杂豆或薯类,苦荞麦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质,有解毒功能,对肝脏有益。同时还要注意应季水果的摄入。十字花科的蔬菜,包菜,西兰花,白菜花,建议每天至少一种。吃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比如像藕,抗氧化能力非常强。肉,每天吃2-3两足矣,如果胆固醇不高的话,建议每天吃1-2个鸡蛋。胆固醇过高过低都不好,太低影响免疫力和抵抗力。

  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后要吃无碘盐吗?

  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维持碘营养状态在安全的范围内是必要的。高碘并不是与所有的甲状腺肿瘤的发病有关,在一些情况下,采取补碘干预可使甲状腺癌向低恶性转化。所以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后不需要特意吃无碘盐,否则会造成碘不足的情况,碘过低对患者是有害的。

  甲状腺癌患者能吃坚果、海鲜和其他含碘食物吗?

  鱼、虾、坚果都可以正常吃,一星期吃两三次都是可以的。不能吃熏制的、腌制的、不健康的食品。要尽量吃新鲜的食物,不要吃加工食品。咖啡可以喝,不要加咖啡伴侣,直接倒牛奶会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