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种经历:休息不好、身体疲惫时,嘴唇上就应时应景地冒出一大串水泡,火烧火燎地疼。吃些败火的药,过几天也就下去了,然而只要熬个夜,它就会再次冒出来。
仅仅是「上火」的原因吗?
其实,这种反复发作的小水泡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 HSV )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它的学名是:「疱疹性口炎」,因为经常复发,又被称为「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今天就跟随小助手来弄懂什么是:
单纯疱疹病毒的类型
单纯疱疹病毒又分为 1 型和 2 型,HSV1 型主要引起口腔黏膜、咽、口周皮肤、面部、腰以上皮肤黏膜及脑的感染,HSV2 型则主要引起腰以下皮肤黏膜及生殖器的感染。一般引起口腔损害的罪魁祸首主要为 HSV1 型。
单纯疱疹病毒的发病原理
研究发现约 30% ~ 90% 的人的血清中有抗 HSV 抗体。
初次感染时,约 10% 的人会表现出症状,但该病毒会一直潜伏在体内,当遇到一些刺激因素(紫外线、创伤、劳累、情绪、环境等)时,病毒就会被激活引起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的传播途径
这种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唾液或者疱疹液直接接触感染,也通过餐具和衣物间接传染,处于单纯疱疹活动期的感染者尽量避免与他人亲密接触,尤其是 6 个月至 2 岁的儿童,体内还没有产生相应抗体,过分亲密的接触会引发严重的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甚至可能引起脑炎或脑膜炎,危及幼儿生命。
疱疹性口炎的形成过程
疱疹性口炎,一般在刺痛、灼痛、痒、胀等症状出现后 10 小时内发作,1 天后破溃、结痂,从开始发病到愈合约 10 天。如果发生继发感染会延缓愈合过程,还可能会有色素沉着。
疱疹性口炎的治疗方法
疱疹性口炎一般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也可局部使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擦或使用有消毒杀菌作用的漱口水漱口。若病情严重,反复不愈甚至出现进食困难,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
目前对于疱疹性口炎,尚无理想的预防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及时锻炼,合理释放压力来减少诱发因素。
万一恼人的水泡还是「光顾」了,也不必紧张,保持局部的清洁,充足的休息,再配以合理用药,很快就能痊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