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口腔频道 > 口腔疾病 > 其他 > 智齿到底拔不拔?

智齿到底拔不拔?

2018-01-10 来源:瑞士口腔洁治大众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

  有一群“坏坏”的牙齿,他们的名字叫智齿,他们“出生”较晚却任性“野蛮”生长,隐藏在口腔深处,牙刷通常难以触及的地方,但我们不能忽视他们,因为他们常常通过龋坏、阻碍其他牙齿生长、甚至反复引起炎症肿痛等方式“怒刷存在感”,让人备受折磨、寝食不安。告诉大家到底要不要使用暴力方式(拔牙)赶走这群磨人的小妖精!

  什么是智齿?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智齿的生长,个体有很大差异,通常情况下应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牙,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人会多于4颗。萌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萌出,有人40、50岁才长或者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现象。

  智齿形成的原因

  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在出生后萌出的,叫做“乳牙”,此副牙齿只能够陪伴我们走过快乐的童年生活;通常从6岁开始到12-13岁期间,乳牙不断被新长出的第二副牙齿——恒牙所替换,恒牙共有28-32颗,根据外形和作用恒牙分为四类,即切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随着人体的发育,这些牙齿不断萌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在原始人类阶段,由于粗糙食物的磨耗,牙齿的高度和宽度不断减少,后面牙齿有足够的空间依次的向前移动,从而使我们的第三颗磨牙,也就是智齿能够在16岁左右开始萌出;但是现代随着人类食物日亦精细,牙齿的磨耗日益减少,同时由于咀嚼精细食物对颌骨的刺激降低,使得颌骨慢慢退化,逐渐缩小,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牙齿萌出空间不足,智齿的萌出时间也相应的推迟到成年之后,也就是18-30岁之间,由于一般认为这个阶段是智力发育的高峰时期,所以人们常常称这颗牙齿叫做“智齿”,也就产生了“智齿”的说法。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咀嚼需求逐渐减弱,下颌骨结构得不到充分的咀嚼锻炼逐渐退化,牙量大于下颌骨量,这样当第三磨牙长出时就常常位置不够,以致萌出困难,这就形成了“智齿阻生”。

  智齿阻生的危害

  牙齿萌出困难称为“阻生齿”或“埋伏牙”。由于智齿萌出时,其它牙齿都早已发育成熟、站好队列了,智齿生长时会受到其它牙齿排挤,故而萌出困难,形成了阻生齿或埋伏牙,我们称之为“阻生智齿”,其可能引起的口腔病症有:

  1.冠周炎:智齿因阻生而使牙冠不能完全外露,牙冠周围的牙龈成袋状,极易积存食物、滋养细菌。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冠周炎,智齿冠周炎也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2.间隙感染:冠周炎的炎症可能进一步向肌肉间隙内扩散造成间隙感染。

  3.第二磨牙龋坏:向前倾斜的阻生智齿,因经常在邻牙间积存食物,易发生邻牙(下颌第二磨牙)龋坏。

  4.其它:阻生智齿还可能形成牙源性颌骨囊肿、骨髓炎、颞颌关节病等。

  为何智齿周围容易反复发炎?

  通常智齿引起的冠周炎等炎症发作、疼痛难忍时,医生都会建议使用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消炎抗感染并配合止疼药控制病情,但我们往往发现一段时间后,炎症与疼痛又会“卷土重来”,甚至在我们最疲劳、抵抗力最弱的时候“雪上加霜”,这是由于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智齿并未向其他牙齿一样正常生长,牙冠部分没有充分暴露,而是被四周牙龈包裹,但又与未能与牙龈紧密贴合,智齿与牙龈间的缝隙形成了一个盲带,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细菌等容易进入这个区域,而日常的刷牙又难以触及这个口腔中最深的区域,因此残渣与细菌在其中日积月累,一旦遇到人体抵抗力下降,就会趁机肆虐,给人以反复持久的打击,再多的消炎药与止疼药只能“治标不治本”。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