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生活中臆想症的一些行为表现

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娈童色魔狱中被监生插死 重口味恋童癖的心理剖析

在日本有一部广受欢迎的漫画书里,一名24岁的男教师娶了12岁的女孩当自己的妻子,作为一个最高机密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他说:"我老婆是小学生哦。"

最新发布
    2017-01-06

    精神分析,是对抗焦虑的最好方式

    以我昨天的焦虑,若非一番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探索,一天的时间是不能够消解的。今天,我看到的是,女儿长大了,我的血液在她的身体里,焕发着活力。其实这个年龄换牙,也不算很早。一切都还是可控的。

    标签: 抑郁 焦虑 强迫 
    2017-01-06

    生命是一场破碎的幻觉:那些精神分裂的艺术家们

    以上是受服用致幻剂后的幻觉启发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在吃过致幻剂之后,人的视觉听觉感官都会发生变化,声音会变成碎片、而周围看到的东西好像都带着彩色的光晕。

    标签: 抑郁 强迫 精神 
    2017-01-06

    人格分裂、多重人格、精神分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总而言之,精神分裂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精神疾病,虽然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状的主要因素,与大脑本身的病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标签: 抑郁 精神 障碍 
    2017-01-06

    家庭医生应该成为精神卫生防治的重要力量

    家庭医生对精神障碍的防治意义重大,我们希望家庭医生能充分发挥自身在精神障碍防治方面的优势,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救助,回归社会。

    标签: 抑郁 精神 强迫 
    2017-01-06

    精神心理出毛病,不能全怪爸妈制造“童年创伤”

    “童年创伤论”深入人心,父母往往被认为是孩子精神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特别是妈妈。例如,很多人相信精神分裂症是因为患者有个精神分裂的妈妈,而孤独症也被认为是在小时候受到妈妈的冷淡对待(所谓“冰箱妈妈”),从而影响了发育。然而,相关科学研究发现并非如此。

    标签: 精神 心理 抑郁 
    2017-01-06

    童年创伤——埋下神经症的种子

    按照精神分析的理论,5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一阶段被基本定型,如果儿童在这一阶段遭遇严重创伤,他就会埋下患病的种子。如果以后的人生阶段再一次重复了类似的创伤,他就可能会爆发相应的心理疾病。

    标签: 抑郁 情绪 强迫 
    2017-01-06

    精神疾病往往与身体疾病形影不离

    这些结果提供了精神障碍与身体疾病之间因果关系的重要见解。新发现的时间关联性使人更关注与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有关的过程,以及治疗方法。在早期研究中,同样的作者已经提供了年轻人中心理疾病和生理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证据。

    标签: 抑郁 精神 强迫 
    2017-01-06

    精神分裂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在躯体因素诱发下起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起病急,早期可出现意识障碍、定向错误、幻视等症状,需要与症状性精神病相鉴别。

    标签: 抑郁 情绪 强迫 
    2017-01-05

    睡觉永远不失眠的秘籍,最后1条不得不服,值得珍藏!

    失眠事小,对人的伤害却很大,既伤身,又伤神。它不但会降低人的免疫力,诱发头痛、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老年性痴呆等疾病;还会让人整天昏昏沉沉,特别容易忘事儿。有的人整天没精打采,有的人精神紧张、碰到稍不顺心的事就爱发怒,跟周围的人处不好关系,这都跟失眠有关。

    2017-01-04

    【睡眠障碍】关于睡眠障碍的几大误区!

    据统计,全球27%的人有睡眠问题,我国睡眠障碍发病率高达38.2%。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