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生活中臆想症的一些行为表现

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娈童色魔狱中被监生插死 重口味恋童癖的心理剖析

在日本有一部广受欢迎的漫画书里,一名24岁的男教师娶了12岁的女孩当自己的妻子,作为一个最高机密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他说:"我老婆是小学生哦。"

最新发布
    2017-01-06

    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好老师

    爸爸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但要有"量"(时间、机会),更要注重"质"(能促进父子间更深层次的感情,积累快乐的回忆)。父亲应该刻意安排一些时间,精心设计如何与孩子一起度过,让父子间的"储爱槽"充盈起来。

    标签: 抑郁 强迫 孩子 
    2017-01-06

    你的性格“生病”了吗?

    他们的感情和内心体验并不深刻,很容易转变。平时常想入非非,稍不如意就可能暴跳如雷,在遭遇意外事故时,往往惊慌失措,缺乏自制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 性格 强迫 抑郁 
    2017-01-06

    我们可能都是精神病人?

    我相信人不能产生真正改变的主因,在于他不肯承认宇宙中存在一套道德架构。罪咎、羞耻和恐惧等感觉,并非只是我们思想的投射;自童年开始,我们就需为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负责,即使是那些源自错误理解,或因曾受虐待而作出反应的行为也不例外。

    标签: 抑郁 精神 强迫 
    2017-01-06

    面对精分患者,该如何劝其就医?这些话千万别说……

    对于兴奋躁动、有强烈自杀行为,伴有酗酒、药瘾症状的病人,可采用强制性手段,有时还需要精神科医生、护士或公安人员的帮助。

    标签: 抑郁 精神 强迫 
    2017-01-06

    改善心理状态才能改善睡眠质量

    打盹的问题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是对于睡眠不足的一种补充,但反复多次打盹就变得不正常,它会使得24小时时间中睡眠的时间变成不恰当的分布,白天打盹过长,就会影响晚上连续睡眠的能力。

    标签: 抑郁 精神 心理 
    2017-01-06

    当心理学家爱上心理学家

    社会:o(╯□╰)o你要相信,人是社会群居生物,在日复一日的进化中,发展出公认各种道德行为指标以及价值观。我们已经不是几千年前没有多少伦理意识的原始人类了。

    标签: 抑郁 心理 强迫 
    2017-01-06

    如何摧毁一个孩子

    要学会迁怒的本事。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标签: 抑郁 焦虑 孩子 
    2017-01-06

    娱乐圈精神失常令人惋惜的明星

    陈宝莲入住的房内传出女子大叫大嚷的声音,又不断呼叫救命,酒店保安人员打开房门后,见陈宝莲在房内神志模糊,好像服过药物,保安人员企图上前制止她大叫,但陈宝莲不停挣扎,十几个大汉也敌不过她,最后唯有召警帮助。

    标签: 抑郁 明星 情绪 
    2017-01-06

    乐观与死亡风险负相关

    以前的研究表明,快乐、乐观的人具有较低的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虽然这些人通常可能更健康,但科学家认为幸福感可能会降低高血压和胆固醇等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已经表明压力和抑郁已经与心脏病有关。

    标签: 抑郁 强迫 障碍 
    2017-01-06

    小议中国精神卫生

    和全球的情况类似,中国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的研究已足以表明精神障碍是人群健康的重大威胁。21世纪初,费立鹏的研究团队在甘肃、青海、山东、浙江四省进行了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的调查。

    标签: 抑郁 精神 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