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基线严重度是否影响抗抑郁药疗效
抗抑郁药不仅是抑郁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一系列焦虑谱系障碍的一线药物,如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惊恐障碍(PD)、社交焦虑障碍(SAD),以及被DSM-5单列出去的强迫症(OCD)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和预防
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本人承受着精神甚至躯体的极大痛苦,影响生活治疗,影响患者的家庭或者职业功能,并且抑郁症自杀风险很高
精神病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患者在患病后要尽早的治疗,不要忽视任何细节。在我国,至今流传着不少治疗精神病的民间偏方。
抗抑郁药不仅是抑郁障碍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一系列焦虑谱系障碍的一线药物,如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惊恐障碍(PD)、社交焦虑障碍(SAD),以及被DSM-5单列出去的强迫症(OCD)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临床中,除了药物的足量足疗程治疗外,适当地合并CBT治疗也能有效地预防抑郁症复发。CBT通过改变患者核心认知,如无能、无用、无助、自责、自罪、自杀,进一步改善患者负面的情绪。
根据专家评价的指标赋值均数,本部分对药物进行了风险强度分类:(1)高风险药物,老年人需避免应用,计28种/类;(2)低风险药物,老年人需慎用,计44种/类。
此前探讨拉莫三嗪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再激发试验的报告很少,且结果并不一致。本项研究中,此前因皮疹停药的5名患者在重新用药后并未再次出现皮疹。
氯氮平是一种多靶点抗精神病药,与诸多可影响心血管功能的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此外,该药物对基因及环境因素也较为易感,应用于不同患者时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差异很大。
简言之,研究者模拟了中高海拔地区的缺氧状况,并将大鼠置于其中,观察四种常用SSRIs——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氟西汀、舍曲林针对其抑郁样行为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平原地区不同,前三种SSRI均未能充分改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而舍曲林则可正常起效。
作为对本项研究的评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atitiahuBerkovitch博士表示,这是一项「很好但也存在问题的meta分析」,原因在于所纳入的研究存在异质性高(I^2=94%)、偏倚的问题,且混杂因素很多。
肝损伤风险则相对较小的药物: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和氟伏沙明。其中,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肝脏安全性较高,服药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与安慰剂组无差异。
研究中的一些阴性结果同样值得关注,如停用抗抑郁药似乎与复发无关,但考虑到截尾时超过90%的患者正在使用抗抑郁药,所以分析的效力可能不足以检测到用药与停药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过早停药可以高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