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精神障碍 > 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求救信号!

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求救信号!

2018-05-18 来源:康德精神心理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抑郁症、处于抑郁相的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抑郁情绪达到中到重度,以及在治疗恢复期都可能做出自杀行为。

研究显示,各国90%以上的自杀是由于罹患精神障碍造成。罹患精神障碍的人群中,患有抑郁症的人自杀率排第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呈现中到重度抑郁相的患者有自杀风险。非精神医疗和心理专业领域,双相情感障碍常被混同和归于抑郁症来谈)、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障碍,也存在一定的自杀风险。

一个人无论何时具备以下4-5项危险因素,可以认为这个人处于自杀的高危时期:

1、有自杀家族史

2、有自杀未遂史

3、已经形成一个特别的自杀计划

4、最近经历了心爱的人去世,离婚或分居

5、最近由于经济损失或受虐待使得家庭不稳定

6、陷入特别的创伤而难以自拔

7、有精神疾病

8、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

9、最近有躯体或心理创伤

10、有失败的医疗史

11、独居,而且与他人失去联系

12、有抑郁症,目前处于抑郁症的恢复期或抑郁发作正在住院治疗

13、在分配个人财产或安排后事

14、有特别的情绪和行为改变,如冷漠、退缩、隔离、易怒、恐慌、焦虑,或者社交、睡眠、饮食、学习、工作习惯发生改变

15、有严重的绝望或无助感

16、陷于曾经历过的躯体、心理或性虐待的情结中不能自拔

17、有愤怒、攻击性、孤独、内疚、敌意、悲伤或失望等情感表达

几乎所有想自杀的求助者都提供了几种线索或呼救信号。有些线索和寻求帮助的信号易于识别,也有些是难以识别的。可以说,没有人100%的想自杀。

常见的自杀求助讯号,有大致以下几种:

1、说「不想活了」或「死了更好」

2、表示无助、绝望和自身没有价值

3、表示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有中止痛苦的意愿

4、嘱咐和安排身后事

5、有道别的表示

间接的危险讯息:

1、浏览和询问自杀的办法

2、购买自杀的物品

3、把珍藏的心爱或昂贵的物品送人

4、谈论很多死亡和自杀的话题,对于他人的自杀身亡表示羡慕或愿意效仿

5、易怒、焦躁不安或情绪化

6、有冲动的举动或破坏性的行为

7、持续的自残行为

8、长时间一个人发呆和哭泣

9、安眠和止疼药物的滥用

抑郁症、处于抑郁相的双相情感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他们的抑郁情绪达到中到重度,以及在治疗恢复期都可能做出自杀行为。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倾向具有持续和反复性,需要额外的留意。「自杀求助讯号」中符合一项就有实施自杀可能性,「间接的危险讯息」中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也会具有同样的危险性,需加强监督与防范。

自杀的干预和预防:

发觉后,可以简单询问企图自杀者为什么想自杀。不是当即采取自杀行为可以问下如果想自杀打算怎么做。如对方已有具体的自杀计划,这是可能实施自杀的高危讯号,需额外的留意。交流上以倾听为主,表示关心和支持。不要去评判和指责,更不能用辱骂和争吵等方式来刺激对方。不承诺替对方就自杀的情况保密。

企图自杀者是陌生人

见到有陌生人提有自杀冲动或行为的时候,线上遇到尽量劝说对方到医院就诊。对方表示已有或立即准备施行自杀行动,立即通知社区管理,联系网警。线下见到可拨打110,如对方受了伤同时拨打120。110和120未到之前,不知该怎么拖住自杀者不自杀,可咨询心理医生。

企图自杀者是普通朋友、同事或远亲

劝其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设法通知其亲友或同事、室友等有密切联系和频繁接触的人,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并建议他们通知其家属,陪同企图自杀者找所在学校或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做评估排除继发的自杀风险。要是企图自杀者曾经或疑似罹患精神障碍,立即通知其家属陪同去医院治疗。

企图自杀者是家属或好友

企图自杀者是一时冲动有自杀意愿或做出自杀行为,可找心理医生、或所在学校或机构的心理咨询中心、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做评估排除继发的自杀风险。要是对方已处于治疗阶段,跟医生交流调整治疗方案。对方已采取过自杀行为或准备采取自杀行为,当即联系当地的精神专科医院陪同患者去做住院治疗。不是法定监护人无权给患者办入院手续,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好友或非婚恋人须通知其家属获得对方的许可才能办理。如有不明之处,优先询问医院的医护人员。

在家中护理,需做好以下几项:

1、监护。无论白天或晚上都要寸步不离的看着。

2、藏匿家中的危险物品。

3、平时门窗锁紧和看好,防止患者夺门或窗而出或有跳楼的举动。窗子可以考虑装防护栏。

4、在服药治疗期间,不让患者接触到大剂量的治疗药物。安眠药等可以引起危急状况的药物也需保管好。

5、避免指责、争执和其他冲撞行为,凡事切记好言相劝。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