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恐惧焦虑 > 社交焦虑篇:谈总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

社交焦虑篇:谈总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

2018-03-07 来源:一宁心理咨询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综上所叙,像这个情况,我的思考是,主要让这位学生慢慢领悟到这些潜意识的东西,早年的焦虑,对他现在人际交往的影响,或者说是现在社交焦虑的根源。

社交焦虑主题

 
觉得自己最近心理状态不太好,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总觉得没有特别投缘的朋友,总是觉得跟别人说话,别人不喜欢自己似的,平时没事还总是想这个问题,脑子总是强迫自己想,感觉影响了学习生活,感觉开心不起来,没有动力,总是想逃避。
 
这是一位学生求助者的叙述,刚好前几天我听了布莱克曼教授的关于社交焦虑的主题讲座。在主题中老师对社交焦虑的形成也有做了深刻的解说。从以上的叙述来看,这位学生内心冲突主要是觉得自己和别人说话,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然后总想逃避,过后为此反复的想,放不下,影响到学习和心情。
 
记得美国知名精神分析大师布莱克曼教授在关于社交焦虑的主题中,有讲解到,社交焦虑、胆小、害羞,害怕当众演讲说话等,是早年的焦虑没有解决。比如用祖师爷佛洛依德的话说,对丧失客体感觉到恐惧,害怕自己在公共场合演讲时制造出一些噪音来,然后在座的人就会离开,把他独自留下;害怕失去所依恋的那个人的爱。学龄期时害怕自己说什么话,父母不喜欢他,害怕他的朋友也不会再爱他。
 
在与这位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就这么问他,在过去的经历中是否有过别人表现出不喜欢自己这样的体验呢?感觉自己说话时,别人不喜欢自己?他想了下,谈到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跟同学,觉得我有时候说的话,别人不乐意回答。每次跟我一块的时候没啥可聊的,跟别人一块话就特别多。我就觉得是不是不喜欢跟我说话。
 
由以上的交谈,可见这位同学是比较敏感,很容易投射性的认为,别人是不是不喜欢跟自己说话。其实当他这么认为或者投射到对方时,人都是趋利避害,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就会产生防御,心理上就会对对方保持警惕,与对方保持距离,这样就会更加没有兴趣去说什么了。对方可能有时候也会接受到他发出的投射,就真的像他认为的他心中所设定的那样反应,在精神分析术语里面这个大概叫投射性认同并付诸行动。在生活中经常也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对方变成这样,尤其是伴侣关系或亲子关系里面,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把对方打造成那样,引诱对方按照自己所认为所设定的去反应或回应。
 
接着我进一步问谈到,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或者说早年是否有感觉自己在说什么时,担心父母不喜欢自己呢?他谈到以前我觉得我父亲不太喜欢我,现在觉得只是我父亲不善于表达,因为我们家有三个孩子,我以前就觉得我爸喜欢我妹妹和弟弟。我接着回应到,意识上现在知道父亲还是爱自己的,只是不善于表达。他说到,是的,但是自己一直还是缺乏安全感。
 
可见这位学生现在的担心自己说话时,别人不喜欢自己,是早年焦虑的投射,早年担心父亲不喜欢自己,到了上学,慢慢扩展到担心说话时,同学不喜欢自己,现在到了大学,人际交往相对比较多,然后问题也就更显得尤为严重一些,说话过后总是在反复思考,用他的话说就是强迫的想,控制不住。可见内心太害怕了,潜意识放不下,现在与同学的交往体验激活了早年的焦虑。
 
综上所叙,像这个情况,我的思考是,主要让这位学生慢慢领悟到这些潜意识的东西,早年的焦虑,对他现在人际交往的影响,或者说是现在社交焦虑的根源。当这些潜意识的东西意识化之后,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慢慢的觉察和保持正念,就会慢慢减少这些习惯性的投射性的反应。若能进行长期咨询的话,与咨询师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客体关系,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客体经验,对他人格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