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妄想 > 癔症|民间常说的“鬼怪附体”真相竟是这样!

癔症|民间常说的“鬼怪附体”真相竟是这样!

2018-01-20 来源:广州华兴康复医院心理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医学数据表明,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癔症在女性中常见,男性少见。多数医学学者认为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在人们还未科学认识该病之前,民间较为流行的说法就是“神鬼附体”。

   癔症在医学上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又称歇斯底里。由人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

 
  医学数据表明,本病的发病年龄多数在16~30岁之间,癔症在女性中常见,男性少见。多数医学学者认为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发病率较高。在人们还未科学认识该病之前,民间较为流行的说法就是“神鬼附体”。
 
  癔症之分离症状
 
  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
 
  NO1.分离性遗忘:表现为突然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遗忘内容广泛。
 
  NO2.分离性漫游:伴有个体身份的遗忘,表现为突然的、非计划内的旅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NO3.情感暴发:这是癔症发作最常见的表现,患者表现为在精神刺激之后突然发作,时哭时笑、捶胸顿足、呼天撞地、吵闹不安,有的还会自伤毁物,有明显的发泄情绪的特征。
 
  NO4.假性痴呆:给人傻呆、幼稚的感觉。
 
  NO5.双重和多重人格:表现为忽然间身份改变。比较典型的就是民间说的“鬼怪附体”。
 
  NO6.精神病状态:与分裂症的区别主要在于癔症的幻觉和妄想的内容不固定且多变化。
 
  NO7.分离性木僵:精神创伤之后或为创伤体验所触发。表现为在相当长时间维持固定的姿势,仰卧或坐着,没有言语和随意动作,对光线,声音没有反应等。

  癔症之转换症状
 
  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躯体症状便叫做转换症状。
 
  NO1.运动障碍:表现为动作减少,较常见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行走不能等。痉挛发作与癫痫发作十分相似。
 
  发作前常有明显的心理诱因,抽搐发作无规律性,部分患者可出现言语运动障碍,表现为失声,失语,但没有舌、喉部肌肉麻痹。
 
  NO2.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局部或全身的感觉缺失,缺失范围与神经分布不一致)、感觉异常(如咽部梗阻感、异物感,头部紧箍感,心或胸口部位疼痛等)、癔症性失明(表现为弱视、失明、单眼复视)。

  癔症的致病原因
 
  1、遗传:最早的癔症遗传学研究是在1931年完成的,研究发现患者父母中有患癔症者,癔症患者子女有31.2%的几率可能会有癔症人格。
 
  2、人格类型:具有癔症个性的人易患癔症。所谓癔症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非常自我、富于幻想、不成熟、行为幼稚、性挑逗等特征。
 
  3、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癔症倾向。常见的有多发性硬化、散发性脑炎、脑外伤等均可导致癔症样发作。

  教你如何辨别癔症型人格?
 
  ①爱引人注意。这类人常好表现自己,有过分做作和夸张的行为,且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唱说哭笑,演技逼真,有一定的感染力。
 
  ②高度的幻想性。他们好幻想,把想象当成现实,当缺乏足够的现实刺激时便利用幻想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
 
  ③情感易变化。情感丰富热情而不稳定,因此他们情感变化无规律,容易喜怒无常。缺乏固有的心情,情感活动几乎都是反应性的。
 
  ④视玩弄别人为达到自我目的的手段。玩弄多种花招使人就范,如任性、强求、说谎欺骗、献殷勤、诌媚,有时甚至使用操纵性的自杀威胁。
 
  ⑤高度的自我中心。这类人喜欢别人注意和夸奖,别人只有投其所好和取悦一切时才合自己的心意。表现出欣喜若狂,否则可能会攻击他人,不遗余力。
 
  癔症为何多青睐女性?
 
  这与女性天生的性格有关。患上癔症的女性大多性格内向,多愁善感,感情丰富且脆弱,意志、情感不稳定,幻想多,虚荣心强,容易冲动,一旦受到精神刺激或不恰当的暗示,就会发病,有时诱因不很明显也可发病。

  癔症的防治要点
 
  第一,要正确对待癔症患者。癔病是神经症而非精神病,癔症患者并无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一旦诱因消失,患者便会恢复正常。
 
  第二,要注意缓解紧张情绪。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因为紧张情绪是蕴酿癔症的温床。
 
  第三,要想方设法消除患者的心理创伤。以“和颜悦色”的方式加以开导,指导患者正确对待人生,对待自己的性格缺陷。
 
  第四,采用暗示疗法,“假药”妙用。当癔症患者服用药物时,告诉患者是可以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以达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或使症状减轻的结果。
 
  第五,当癔症患者发病时。首先要控制其言行,让患者镇静下来,以免发生意外,严重时立即送医院。

  癔症的治疗效果如何?
 
  癔症的预后效果一般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大多急性发作的患者经过行为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缓解。但慢性患者中的少数患者若因病程长,或经常反复发作,则治疗起来比较困难。
 
  结语:癔症如一经发现就要及时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早期充分治疗对防止症状反复发作和疾病的慢性化十分重要。对初次发病者合理解释疾病的性质,配合适当的心理与药物治疗,常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癔症若得不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引起病程迁延,可能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能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