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有病的不是负性情绪,而是用负性情绪生活

有病的不是负性情绪,而是用负性情绪生活

2017-09-02 来源:美龄心理世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有些情况则是,我们不停地用良好的情绪来讨好重要的人,甚至来讨好自己,但是这种情绪是表现性情绪,不是我们真实的内心体验所自然呈现的情绪。

  所有的人都会有负性情绪,情商高的人会让适当的情绪出现在适当的时候,情商低的人会用负性情绪生活,早晨起床,面对阳光灿烂,满腔负性性绪,家人同事乐呵呵的,他自己仍然是负性情绪满满,弄得大家都没有好心情。用负性情绪生活的人,他的“负性情绪劳动”在无时无刻地参与生活,不管工作、学习、还是人际交往。出现负面情绪不可怕,这是一种正常的状态。让负性情绪无时无刻地参与生活,才是最可怕的。这时候,你到医院精神科去做心理测量,绝对会被某种精神类疾病贴上标签。

  有一个经典问题:“其实我现在的生活挺好的,衣食不缺,家人也都很爱我,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不快乐?”

  我作了多年的个案咨询,给你一个经验总结:因为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外,还有一项同样艰辛的付出,被忽视了——这就是“情绪劳动”。

  最初,它只是我们对生活的一种美好期望,因此,我们总是带着情绪去为人处事。比如:希望父母配偶理解自己,关心自己,爱自己。发现他们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样时,就开始有负性情绪了。当然,在工作上,学习中,通常情况下,我们一开始都是美好的期待。等期待落空时,负性情绪就会出现。然后,负性情绪伴随着我们更为期待的心理,叠加发生,直致我们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连作梦,都有着不愉快的负性情绪体验。这时,生活就在负性情绪中沦陷了。

  有些情况则是,我们不停地用良好的情绪来讨好重要的人,甚至来讨好自己,但是这种情绪是表现性情绪,不是我们真实的内心体验所自然呈现的情绪。生活中,我们多数时候用这种表现性好的情绪,并没有换来重要他人的好情绪,或者遇到一件让人不愉快的事情,好情绪就撑不下去,溃盘了。

  比如,一个孩子在家里有一对情绪很糟糕的父母,他们动辄吵架,甚至打架。他很平静的很大人的和父母说,你们这样吵,还不如离婚算了,我建议你们离婚,强烈建议你们离婚,这样,大家都好过。这一天,他的父母吵完架后,去民政局离婚了。他看上去若无期事的样子,照往常一样去上学,和同学以及老师谈笑风声。下午的月考成绩出来了,下降了几个名次,班主任老师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常规性一周责备几句,再鼓励几句:你的成绩怎下降了这样多的名次啊,这一段你学习不用心,心都放在哪里去了。好好学习啊,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很看好你。这个孩子却一下子情绪失控了,和老师大吵起来。老师不明白怎么就这样了,对学生也有些生气,报告给年级组长,年级组长过来批评孩子,不该和老师顶嘴,孩子情绪暴发,摔书本踹椅子。老师就让孩子叫家长,回家反省。

  其实,孩子的潜意识中已经在用负性情绪生活了,只是掩盖得比较好,把日子过得如同一个好的演员一样。

  也有人在职场里,天天过得紧张,要讨好上司,和谐同事,但自己其次内心很不平静,上司并不欣赏他,同事各怀其心,没有人关心自己。家人的关心,又是那样到口不到心,比如说,一直交代叮咛要吃好饭,要早休息,要快乐,真的很孤独苦闷。于是,就把自己泡在负性情绪里生活,只在表面上做些好的情绪表演给别人看。

  用负性情绪生活,当然很累很压抑

  我作过很多这样的案例,用负性情绪生活,很累很压抑,总有撑不下去的时候。总有一天会溃盘。那一天,把自己都吓坏了,跑到医院去看医生,医生便给予某某精神类疾病的诊断,然后,开药。吃着药,情绪感觉是好些,但是对人际生活的感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还是那样撑着,等过一段时间,撑不下去了,就又暴发了,然后看医生,换药加大药量。这时,就感觉思维能力大不如从前了,记忆力也下降了,工作效率下降,力不从心了,心理更痛苦了,更增加无能自卑感。用负性情绪生活得更彻底,变成了低能人,自耻不能见人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