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分类 > 精神障碍 > 与精神分裂症共处

与精神分裂症共处

2017-08-23 来源:心身医学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家族史、复发史、药物治疗中断或不持续药物治疗的情况、家庭支持不良、自制力恢复差等;其中首要的复发原因是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就是把自己与外界环境割裂开来,与周围的人、事格格不入,患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与人交流,孤僻懒散。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精神疾病,常有特殊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多青壮年起病,首次发病年龄多在青春期至30岁,病程多迁延,起病多隐袭,少数患者为急性发作。
 
  中国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口高达800万,发病率大概占千分之5~7,相当于一千个人中有5~7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呢?
 
  研究还没明确,是各种因素的结果,有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引起的,个体在具备易感因素的基础上,又遇到促发因素,就容易患各种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的发生跟心理因素有关系吗?
 
  但是没有心理因素并没有太大影响,主要还是以遗传因素更为突出。
 
  精神分裂症有那些症状与危害?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一般是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能力下降,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对外界事物不敢兴趣额,对家人不知关心照顾.生活懒散,敏感多疑,性格改变等。表现为喜欢一个人呆着,喜欢注意别人的一举一动,漫无目的的闲逛,发呆、发愣、幻听,生活懒散,别人在聊天时认为在议论自己,自说自笑,经常怀疑有人跟踪自己,认为有人要害自己,不敢喝水、吃饭,睡觉等......
 
  其危害对自己就是工作和学习能力受损,失业或退学休学,甚至有些人因心理压力过重而自杀自残,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有些患者会冲动攻击他人。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一样“一次性彻底治好,一辈子不再发作”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强调全病程治疗,首次发作是3~5年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恢复期治疗,维持期治疗。
 
  疗效如何?
 
  50%病人几乎完全恢复,可以履行正常的社会功能。35%病人残余部分症状,需要持续治疗,积极康复。25%病人会慢性化,逐渐退化。恢复的影响因素:发病年龄的早晚,病前性格,社会适应是否良好,有无明显诱因、病程缓急,治疗是否及时、是否有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主要治疗方案由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职业治疗、社会性支持。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误区:
 
  ■有些家属及病友认为长期服用西药,会使人变傻,会产生依赖,会上瘾及有副作用,所以病情稍有好转,擅自减药,停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出现的副作用不过是暂时,随着病情的好转与药物的逐渐减量,这些反应也会随之消失。
 
  ■随便停药或减药,极易导致复发。
 
  ■迷信广告药,应到正规医院治疗
 
  ■盲目迷信新药或进口药,因为新药临床适应不足够,有些人以为药越贵越好,其实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效果及减少副作用等综合考虑
 
  ■重药物轻康复,有些患者以为吃药就好,其实需要康复治疗相配合。
 
  患者需要注意:
 
  ■按嘱服药,有利于病情的巩固,没有按嘱服药病情容易复发,要做到按时、按量服药,按照医生开的时间、药量服药,不能擅自改变。
 
  ■按时就诊:按时就诊有利于持续监控病情,就诊时注意准备好病例(必要时带上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注意排队,共同营造良好的秩序。就诊时主要向医生说明自己的病情,服药后又哪些不舒服。
 
  ■饮食注意辛辣、油腻食物忌食,不要饮用酒类、咖啡、浓茶等有兴奋作用的饮料。(这些精神活性物质会影响睡眠)
 
  ■社会功能:适当参加运动、劳动,参加人际交往,若患者对人比较戒备就不要鼓励其与人相处,若患者比较懒散就可以多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
 
  注意病情复发的征兆:
 
  ■突然无故睡眠不好
 
  ■突然变得无精打采
 
  ■突然无故出现头昏、头胀或全身不适
 
  ■行为举止与平常有异
 
  ■脑子里突然出现一片空白、想事情、说话、写字时会突然出现中断或困难或缓慢
 
  ■无故自言自语
 
  ■无缘无故局促不安,不知所措,好像要发生生命灾难,有大祸临头的感觉。
 
  家属应注意什么?
 
  治疗前应该告诉医生的事情,对先前服用的药物曾发生过敏反应。目前正在服用或准备服用的药物。(药物有相互作用)妊娠或准备妊娠。(某些药影响胎儿)目前正在哺乳期或准备哺乳。饮酒或使用毒品,患有糖尿病或具有糖尿病家族史。有肝脏、心脏或肾脏病史。剧烈运动活在炎热、日晒严重的地区工作(容易脱水,容易药物中毒)
 
  服药前应该知道的事情,开始药物治疗或增加剂量后可能会头晕、眩晕和嗜睡,服药要戒酒,尽可能避免过热或脱水。
 
  如何服药?
 
  ■遵医嘱每日服药,服药时确认处方的药物种类、剂量
 
  ■不要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主观感觉改善后仍然继续用药
 
  ■遵医嘱改变剂量
 
  ■可以空腹服或进餐时服药
 
  ■请勿随意将药物给予其他人使用(剂量不一样会有生命危险)
 
  拒绝服药怎么办?
 
  先确定为什么拒药,如果是不能耐受副反应,那就要先解决副反应。怀疑,担心药物严重副作用,需要耐心解释。否认有病,处于发病期或发病早期,实在没办法果断送住院。
 
  精神病人拒绝服药怎么办?
 
  ■否认有病而拒药(主要见于发病期或病情没控制的精神病患者,需采取果断措施,如送患者住院强制治疗,或使医生改为注射给药)
 
  ■对服药怀有疑虑而拒药(主要见于一些误认为服药会产生种种不良后果者,此时可请专科医生耐心向病人做解释工作,以消除病人心中的疑虑,争取病人对治疗的配合。)
 
  ■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拒药(如病人服药后引起震颤、便秘、流涎、乏力、困倦、恶心、心悸、头昏等反应,处理这类拒药问题的最佳办法莫过于请医生设法帮助消除上述不良反应,不要不分原因一味强迫病人服药。
 
  抗精神病药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综合症、肌肉抽搐或脸部、舌头的运动异常、便秘、口干、胃部不适或腹痛、体重增加、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如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监控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或药师联系。
 
  漏服药物怎么办?
 
  与平时服药时间相隔数小时,可以补服。如果已间隔大半天,应跳过该次用药,千万不要一次服用两顿的药量。
 
  如何预防漏服药物的小贴士
 
  将服药时间与日常生活时间联系起来,使用药盒将一周的用药
 
  能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吗?
 
  将所服的药物都告诉医生,因为药物有相互作用,有些没有,例如有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两种,那你就要告诉医生你服用什么降糖药。
 
  用药过量怎么办?
 
  要及时就诊,就诊时携带药盒,一般到急诊内科。医生根据药物按中毒处理。
 
  如何保存新型抗精神药物?
 
  室温(15~30)条件,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不要服用过期的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果停药或药物过期,最好将所有的剩余药片如数退还。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患者康复
 
  ■创造和睦的家庭气氛
 
  ■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家庭要协同病人制定治疗和康复计划
 
  ■尽量减少人为的应激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原因
 
  自行停药者占54.77%(最大原因),维持用药的病人复发率低,没有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高达80%以上。
 
  精神分裂症会复发吗?
 
  家族史、复发史、药物治疗中断或不持续药物治疗的情况、家庭支持不良、自制力恢复差等;其中首要的复发原因是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
 
  中断药物治疗者的复发风险是持续药物治疗者的5倍;持续用药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仅3%。
 
  复发的危害
 
  ■复发导致大脑灰质丢失,大脑功能进一步损害,患者的认知功能逐步退化
 
  ■经济损失大,住院费用高,发病时导致的菜菜人身社会地位损失
 
  ■复发次数越多,再次达到症状缓解的时间越长。
 
  家庭中应规避哪些误区
 
  ■患者自己配药、自己保管药品。由于患者在缓解期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如职业、家庭、社会中的挫折,尤其是对疾病本身的恐惧,使患者会出现悲观绝望,出现自杀想法而服用大量抗精神病药物试图自杀,所以,所有药物都应由家属保管,并且应该定时清点。
 
  ■精神疾病患者或其他疾病一样需要长期休息和照顾,所以不让其从事任何活动,这样就会加重患者的惰性,使得患者有些症状迁延不愈,社会功能明显下降,加快了精神衰退的进程。此外,由于患者无所事事,整日沉迷幻想,会导致生活及思想完全脱离现实,以致引发幻想,继而导致疾病复发。解决办法:鼓励患者生活自理,自力更生,多做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参加职业劳动。
 
  ■让患者闭门不出以避开外界刺激,有的家属为了防止患者冲动、攻击、破坏行为,限制患者外出,这样做的后果是患者与社会隔绝,进而导致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加快精神衰退进程,并增加病情复发的风险。解决办法: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向周围的人宣传精神疾病知识,以获取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