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精神治疗 > 孤独易致精神分裂?

孤独易致精神分裂?

2017-06-09 来源:杭州宝善堂医院精神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精神病发展的其中一个通路即为低自我概念及低自尊,进而导致病态认知。很多精神病患者存在低自尊,低自我概念则与带有消极内容的幻觉妄想相关,而孤独感则可强化上述现象。

  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中,深感孤独者不在少数。尽管人们往往将孤独视为精神病性障碍的负性转归之一,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孤独感同样可能推动精神病的发展:人际联结及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重要的缓冲,而缺乏此类缓冲可能升高患病和复发风险,进而加剧社会隔离及孤独感,造成恶性循环。此外,孤独还与抑郁自杀观念、生活满意度较低、血压升高、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及免疫功能受损相关,也与幻觉及偏执思维相关。

  近期,一项共涵盖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以色列和波兰等国家的15647名受试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孤独感与精神病性症状存在中等强度的正相关。该结果与先前的发现一致,即孤独感是精神病的常见特征,日后构建精神病性障碍的模型及治疗方案时应加以考虑。尽管所纳入研究的异质性较高,但其结果已足以反映现象。

  目前,孤独与精神病相关性的本质仍不明确。先前有研究者指出,孤独在精神病性障碍的病程中主要扮演持续因的角色;然而,孤独也有可能直接参与了精神病的发作。精神病的表型并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典型临床表现,还包括精神病易感性、精神病性体验、高危精神状态等,而孤独可能与精神病的某些早期阶段内在相关。

  精神病临床学揭露:

  精神病发展的其中一个通路即为低自我概念及低自尊,进而导致病态认知。很多精神病患者存在低自尊,低自我概念则与带有消极内容的幻觉妄想相关,而孤独感则可强化上述现象。研究者同时发现,如果精神病性信念与患者长期持有的关于自身、他人或世界的扭曲信念相吻合,其精神病性信念可能会更坚固。从上述角度出发,孤独感的确可能与精神病存在因果关系。

  如何改善?

  社交及友待在精神病的康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由于患者主观层面上孤独感的下降可强化其康复感受。然而,一些传统意义上的减轻孤独感的方法,如增加社会支持及参与度,对于改善精神病性障碍患者的主观孤独感作用有限。人们需要探索新的手段让精神病患者能感觉更好一些。

  事实上,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的孤独感与思维紊乱及愉悦感的下降尤其相关;如果患者纯粹为了参与而参与,难以从这些社会支持及活动中获得愉悦感,或对参与存在消极认知,那么从中获得积极转归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相比于社交的数量,质量可能更为重要,如拥有一个知心朋友。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及家属应配合提供患者高质量的社会接触。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关系改善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至关重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