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病治疗 > 心理咨询 > 害羞者的心理世界 沉默是一种病

害羞者的心理世界 沉默是一种病

2017-02-17 来源:心理学空间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沉默的问题不仅仅是缺乏沟通技巧,从根本上说,还包括对人际关系定义的曲解。沉默寡言的人就像是一位在风险大、不稳定的经济市场中的保守投资者,相较于对收获的期望,他们更在乎会损失些什么。

  何时沉默是金

  害羞者从几个角度展示了他们的害羞行为。在生活中很多方面害羞者的羞涩都有所表现:至少80%的人认为,即使发现其他人的错误,害羞者绝不会说出来;将近半数的害羞者认为,与他人眼神接触是一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40%的害羞者的典型反应是,“就算我不能说什么,至少我可以保持沉默。”他们认为自己说话声音很温柔,比如害羞的老师讲课声音低细,而老师的害羞又波及学生。另外有一些害羞者会避免与他人接触,或者受到邀请参加某项活动却无法付诸行动。

  菲利斯·狄勒,就是一位非常明显的躲避者。尽管表面看来他非常健谈,却是一个害羞而又喜欢沉默避世的人。他回忆道:“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父母:我是他们见过的最害羞的学生。我害羞得连学校的舞蹈比赛都不敢参加,披着外套躲在教室里待着。我还非常害怕在球赛中呐喊助威,只能小声地吆喝。”不单单只有害羞的人才拒不开口。研究显示:在一定的情境下,沉默是我们面对焦虑时常有的反应。但是由于害羞者总是不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所以他们在创造自我的交际圈时显得效率很低。人们会通过协商或谈判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如在服务、承诺、时间、安全、爱情等方面。正如乡村歌手洛雷塔·林恩写道:“生活就像是走入一家可议价的商店。没有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我们无法与别人成交。”“沉默寡言”这一词最能够表现出害羞者躲避与他人相处的心理状态。沉默寡言是一种保持沉默或不愿坦言的倾向,除非不得不说,他们通常保持沉默。

  在过去的10年中,杰罗德·菲利普斯教授和他的同事一直致力于沉默寡言症的研究。菲利普斯认为,沉默寡言不仅仅是指有意地躲避在公共场合发言,而是一个更广更深的问题。即使教给沉默的学生在公共场合发言的实用技巧,一些人还是不能够和他人顺利交流。事实上,大约有1/3的学生在掌握了沟通技巧后会更加焦虑。虽然他们已经学会怎样去沟通,但是还需要学习沟通的内容以及为何要沟通。

  沉默的问题不仅仅是缺乏沟通技巧,从根本上说,还包括对人际关系定义的曲解。沉默寡言的人就像是一位在风险大、不稳定的经济市场中的保守投资者,相较于对收获的期望,他们更在乎会损失些什么。那为什么还要进行投资呢?

  脸红和紧张

  在生理层面,害羞者表现出如下症状:脉搏跳动加剧,心跳加速,出汗,而且还会神经质发抖。有趣的是,当人们体验着强烈的情感,不管是性欲强烈、担惊受怕,还是兴奋、生气的时候,我们都会有这些生理反应。身体并不能区分开这些感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仅仅依赖于生理反应,不管是什么情境下,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该说“我行”,什么时候该说“我不能”。

  然而,有一种生理症状并不属于这个范畴内,这也是害羞者无法躲避的——脸红。一位中年销售人员讲述了他的亲身感受。

  “我发现自己养成了在特定情境脸红的习惯,这令我万分痛苦。因为脸红,我无法参加活动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因为脸红,我不能在公共场合演讲;因为脸红,小组讨论对我来说也变得很困难;因为脸红,甚至面对面的交流我也会尴尬。而这些情况越来越糟糕。”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脸红的时候,感到心跳加速,或者像胃里藏着一只蝴蝶般不安。不害羞的人会把这些反应当做是轻微的不适,而把注意力转移到即将发生来的积极事件——如在教堂社交厅和牧师顺利交谈,从法国警官那里得到正确的指示,学到最新的舞步。但是害羞的人却把注意力聚焦在生理反应上。事实上,害羞者常常还没有等到他们面对害羞情境的时候就先有生理反应,想到的只有即将来临的不好事件,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教堂,也不会参与巴黎之旅或者去跳舞。

  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讲述了害羞如何改变他的生活。

  “我记得这种持续脸红的情况是从在一次平面几何课开始的,我碰巧往走廊上瞅,看到了一位迷人的姑娘正盯着我的双眼。就在那一刻,我感到面颊发烫,而且等我转过头往前看时还越来越烫。我想,天哪,就因为我们俩目光对视我就脸红,要是我盯着别人的双眼该是何种反应?

  一想到那噩梦般的情形,我就会立马回到现实。不夸张地说,从那件事以后,四五年了,每当有人,不管男的女的,盯着我双眼看的时候,我都会不可避免地脸红。”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