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其他疾病 > 浅谈精神分裂症!

浅谈精神分裂症!

2016-12-31 来源:黄骅心灵驿站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精神分裂症指的是人基本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发生了障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协调了,与外界环境也不协调了。

  一,什么“分裂”了?

  “分裂:一词给人的感觉既严重又恐怖,说一个人”精神分裂“了,听起来就好像是这个人已经四分五裂了一样。常听到一些外行人把精神分裂症叫做”神经分裂症”,好像说此人的脑神经系统分裂了,大脑结构分裂了。实际上,“神经”和“精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两个词都有一个共同的词“神”字,“神经”的“经”代表经过,通路的意思,“神经”是人体结构的一部分,它主要是起信息传导的作用;而“精神”的“精”是“精华”,“精髓”的意思,“精神”指的是人体最高级,最复杂的活动,它代表了包括神经系统在内的全身各部分结构的高级协调和统一。

  精神分裂症指的是人基本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发生了障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协调了,与外界环境也不协调了。比如患者对外界的人或者事产生了歪曲的理解和认识,以致出现了令人不可理解的行为。它是大脑功能的“分裂”,而不是构造的“分裂”。

  二:精神分裂症有哪些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精神科常见病。据我国1993年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6.55%。比以往有上升的趋势。以这个数字推算,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700-800万人曾经或者正在患精神分裂症。此病多发于青壮年时期,大约有二分之一的患者在20-30岁发病。我国患者的发病年龄以16-35岁最多,约80%以上。调查还发现,城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女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精神分裂症不仅多发,而且危害性大。在住院的精神病人中,大约三分之二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说明此病的严重性明显高于其他精神病。此外,随着病程的发展,此病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不积极的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不能适应社会生活,难以完成对家庭,社会应负担的责任,总之,精神分裂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本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并且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因此,对本病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一直是精神科乃至整个社会热切关注的课题。

  三,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

  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学科的专家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提出了种种的假设,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了许多实验。但是由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动的机理还不清楚,因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尽管如此,大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用的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线索。可以相信,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谜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解决。

  较为确定的结论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中起了重要作用。调查表明,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中,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那么,为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呢?有人假设,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易感素质的遗传,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较一般人容易得病,但不等于肯定会得病。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目前还不清楚,而且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没有精神病家族史。

  值得一提的是,精神刺激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很多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因为受了精神刺激得病的,这种印象是受小说,电影等文学作品的渲染和加强,却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例如,战争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刺激,但是在第二次时间大战期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增加。还有研究显示,只有少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前有强烈的精神刺激。所以,多数专家认为,精神刺激与精神分裂症并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它可能只是促使有些患者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另外,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患者的病前性格有很大关系。有研究表明,50%-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具有孤僻,内向,敏感多疑,好幻想,胆小怕羞,思维缺乏逻辑性等性格特征,因此有人把这些性格特征称作“分裂型人格”,这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的内在因素。具有上述性格缺陷的人不仅容易患精神分裂症,治疗起来也相对比较困难,痊愈之后复发的危险性也比较大。因此可以看出,培养青少年活泼,开朗,坚强的性格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