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解读】ATA妊娠期及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管理指南
膳食中碘营养素的不足会导致胎儿母体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进而刺激TSH分泌,轻中度碘缺乏增加母体和胎儿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在碘缺乏地区孕妇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30%,严重的碘缺乏还会增加流产、死胎风险及胎儿的死亡率。
有的人会认为甲亢并不严重所以也不当会事,直到病情严重了才想起了治疗,现在专家告诉你得了甲亢可以治愈,有些患者患有甲亢很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对于治疗的效果始终不是很明显
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不仅要有效地控制病情,使血液中的T3、T4指数保持正常,还要防止发生甲减、甲状腺持续肿大、突眼症、白细胞减少症和肝功异常等不良反应。
膳食中碘营养素的不足会导致胎儿母体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受阻,进而刺激TSH分泌,轻中度碘缺乏增加母体和胎儿甲状腺结节发病率,在碘缺乏地区孕妇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达30%,严重的碘缺乏还会增加流产、死胎风险及胎儿的死亡率。
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不同,对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和涉及的医疗花费也有显著差异。因此,甲状腺结节评估的要点是良恶性鉴别。
BRAF基因突变和RET/PT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较好特异性,研究表明,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整体的BRAF突变阳性率约为45%。如果细胞学检查结果不典型或难确诊,但BRAF突变阳性,几乎就可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激素治疗与降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妇女流产风险有关,特别是那些治疗前TSH浓度为4.1-10mIU/L的患者。然而,其他妊娠相关的不良结局风险增加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评估在这个人群中甲状腺激素治疗的安全性。
多数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好,死亡率低,但随治疗不同其复发率亦不同,复发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亦会使患者的死亡相关风险增加,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及卫生学负担。
甲状腺癌是源于甲状腺上皮以及C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1.5%。按病理类型,大致可分为乳头状癌(80%)、滤泡状癌(11%)、髓样癌(4%)、胡特(Hurthle)细胞癌(3%)、未分化癌(2%)等几类。
甲状腺癌是产后第一年最常见的两种肿瘤之一,高水平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可能会刺激甲状腺癌生长,因此之前认为怀孕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癌病情进展。先前的研究证实一小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在怀孕期间病情发生了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有别于其他恶性肿瘤,其发展缓慢,生物学呈“惰性”,即使发展到T4期,如果采取恰当的治疗,仍可延长病人的生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部分病人甚至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