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常识 > 症状 > 甲亢性心脏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甲亢性心脏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2019-08-14 来源:村医之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老年甲亢心脏病患者甲亢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应与冠心病、风心病、房颤、心力衰竭等心脏病及以心脏症状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是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的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性心脏病。是甲亢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本病多见于病程较长且治疗不规律的老年甲亢患者,也有青年长期患严重甲亢的患者发生本病。

本病主要由高浓度的甲状腺素致机体代谢亢进、心跳加快、循环加速等血流动力学超负荷状态引起的代偿性心脏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本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当患者主诉为心慌、气短,且有甲亢病史,即应在心脏检查的基础上行下列些检查:

1.甲状腺吸碘率检查:

表现:碘检查吸碘高峰前移、升高或曲线上升快。

2.甲状腺激素的测定:

表现:血清T3,T4,FT3,FT4等升高,TSH下降。

3.X线检查:

表现:肺动脉弓突出,可见心影增大。

4.心电图检查:

表现:(1)左室肥大;(2)ST-T改变:ST-T病理性下降和T波改变(降低、双向、倒置);(3)甲亢P波:甲亢患者心电图有P波变化的为26.2%;(4)P-Q间期改变:甲亢时P-Q间期延长者为1.7%~4.6%;(5)高T波:重型甲亢高T波仅为14%;(6)Q-T间期:Q-T间期延长较缩短多见。

本病的诊断标准

1、确诊为甲亢;

2、甲亢伴有1项或1项以上的心脏异常:包括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二尖瓣脱垂伴心脏病理性杂音;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病:如冠心病、高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等;

4、正规抗甲亢治疗后,心血管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本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老年甲亢心脏病患者甲亢症状不典型,多表现为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应与冠心病、风心病、房颤、心力衰竭等心脏病及以心脏症状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1.冠心病

对具有诊断冠心病标准的中、老年人,虽无典型或明显的甲亢征象,如有下列情况时,应进一步做有关甲亢方面的检查:

(1)心绞痛、阵发心房纤颤或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尤其是伴快速心率的房颤,经扩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

(2)长时间丧失劳动力之后发生心衰;

(3)有不可解释的进行性消瘦、腹泻或血脂明显降低者;

(4)有代谢升高与交感神经兴奋的征象;

(5)伴有甲亢的症状,如多汗、焦虑、兴奋、失眠(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以及周期性瘫痪或明显肌无力等尤其伴有突眼和/或胫前黏液性水肿的患者。

2.心房纤颤

甲亢性心脏病因心房长期承受过度负担,易于发生心房纤颤,这与高血压的二尖瓣狭窄发生心房纤颤的机制相似,应加以鉴别。

但要注意,有些甲亢房颤患者,经过正规治疗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房颤仍不消失,一般甲功正常后3~6个月房颤不能消失者,以后房颤消失的可能性极小。要注意寻找甲亢症的各方面证据,并除外或证实其他引起房颤的心脏病。

3.心力衰竭

甲亢性心脏病出现心衰者以右心衰竭为主,伴发心房纤颤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在心衰时因心脏扩大,可出现二尖瓣反流与狭窄的杂音,可伴有心尖区舒张期杂音与肺动脉区第二心音增强,这种情况往往被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三尖瓣反流等。

4.风湿性心脏病

甲亢患者心尖部无震颤,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区更为响亮。心尖部杂音不向腋下传导,且很少舒张期杂音,一般也不发生肺部感染、急性肺水肿、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对洋地黄反应也不佳,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则相反。

虽然大部分甲亢患者很少有舒张期杂音,但少数患者则可能存在舒张期杂音,这时需与二尖瓣狭窄的患者相鉴别。

5.其他

(1)甲亢时代谢旺盛,可有心动过速和低热症状,出现关节酸痛等症状,可被误诊为风湿热;

(2)甲亢时机体耗氧量增加,可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也可被误诊为肺心病;

(3)甲亢时胸骨左缘或心底部收缩期杂音,如同时伴有甲亢性肢端病如杵状指(趾)者,亦可误诊为先天性心脏病;

(4)甲亢时易出现心律失常,如室上速、房颤等偶尔可发生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而误诊为预激综合征;

(5)淡漠型甲亢的临床表现近似甲状腺功能减退,此型甲亢易伴发甲亢性心脏病,也易被误诊为各种心脏病。

多数甲亢性心脏病在甲亢治愈后心脏病变亦逐渐恢复,不仅心律失常消失、心力衰竭不再发生,且增大的心脏可恢复正常。

少数患者由于治疗过晚,病情迁延,致使心脏病变不可逆转而遗留永久性心脏增大、心律失常或房室传导阻滞等,此类患者甲亢虽已控制但预后仍差。

个别患者及年龄较大者可因病情严重或治疗不当而死于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甚至发生猝死。因此,本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正规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