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诊治 > 治疗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积极监测:我们该何去何从?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积极监测:我们该何去何从?

2018-04-26 来源:甲状腺书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日本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肿瘤直径增加大于3mm作为肿瘤进展标志,而最新韩国和美国的研究都表明肿瘤体积增加(>50%)优于直径增加。进一步对年龄进行分析,亦发现肿瘤体积增加更多见于年轻患者。

近年来,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显示:甲状腺癌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其中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增长为主且速度最快,但其死亡率并无明显增加。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指出,甲状腺癌新发病例中>50%为PTMC,使得PTMC在国内外许多临床中心占据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权重。对于应采取积极治疗的PTMC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对于腺内型PTMC(尤其直径≤5mm)是否可以采用积极监测的方式,目前争论较多。

「积极监测」的定义在PTMC中的发展

积极监测(activesurveillance,简称AS):即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但不给予任何治疗的策略,除非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情正在恶化。积极监测一方面可以避免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延迟手术也有帮助。目前主要用于前列腺癌、尿道癌和眶内黑色素瘤等肿瘤的治疗过程中。

1993年,日本KumaHospital的宫内昭教授等注意到部分PTMC的临床惰性,首先提出用积极监测策略替代立即手术。2003年,他们发表了国际上第1篇PTMC患者积极监测结果的论文,文中报道:在平均(46.5±21.5)个月的随访期内,>70%的患者病灶未增长(≥2mm),10.2%病灶增大至1cm以上,1.2%出现双侧淋巴结转移。这项研究提供了低危PTMC的自然病程特点,即它们较少进展为临床显性疾病;尽管术后病理提示较高比例的PTMC为多病灶或伴淋巴结转移(pN1),但积极监测对于未表现出临床进展的低危PTMC而言,仍是不影响预后的合理选择。

随后,更多经验总结发现,<40岁患者在积极监测期间肿瘤增大的风险较高,但等待到出现肿瘤临床进展时再行手术治疗也为时不晚;>60岁的老年低危PTMC患者是最佳的随访观察对象。

2010年日本另一项研究表明,排除有症状PTMC(触诊阳性、有明确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后采用积极监测,患者很少出现肿瘤进展。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2015年指南建议对于风险非常低的肿瘤,如PTMC,在没有侵袭、转移、细胞学或分子生物学上侵袭性疾病的证据时,采取积极监测的方式以替代手术。

ATA定义极低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为:

1.PTMC,≤1cm或≤1.5cm

2.无临床证据表明存在

①局部或远处转移;

②局部浸润;

③高危细胞学结果(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和靴钉亚型)。

对于PTMC,术前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分级主要基于超声影像学检查:

1.单发或多发肿瘤;

2.超声影像学特征有:边界清、≥2mm正常组织隔离、无甲状腺外侵犯、体积稳定、cN0和cM0。

积极监测期间

以发现肿瘤进展为手术依据

宫内昭教授制定的肿瘤进展标准为:

1.最大直径增加≥3mm;

2.直径大于1cm(或≥1.2cm);

3.出现新颈部淋巴结侵犯。

手术主要选择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联合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甲状腺全切术联合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研究表明,积极监测5-10年期间约5%-10%的患者出现肿瘤进展,需转为手术治疗,且年轻患者发生肿瘤进展更频繁。因此,低危老年PTMC患者更适合选择积极监测。

是否采用积极监测,

取决于PTMC的生物学特征

一项纳入8,808例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表明,PTMC进展主要发生于高危PTMC。绝大多数PTMC为低危,延迟手术并未显著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手术范围(全切和腺叶切除组)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放射性碘清甲治疗对PTMC无复发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此外,研究还表明患者年龄轻(<50岁)、男性、位于腺叶上级、位于包膜下及微小钙化与颈侧淋巴结转移有关。而年轻和男性则是临床N0PTMC患者发生颈部中央区淋巴结大范围转移的预后因子。随访中,患者年龄与PTMC进展显著相关,40岁以下风险最高。

从PTMC术后的相关发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PTMC极少发生远处转移,部分患者可能死于此类疾病,但无一出现于低危PTMC;

2.对于大多数PTMC患者,延迟手术是安全的;

3.对于大多数PTMC患者,仅需行单侧腺叶切除+合理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4.术后放射性碘清甲治疗未能使患者受益;

5.术后甲状腺素抑制治疗并无帮助;

6.年轻和男性是大范围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此类患者可能不是积极监测的合适人选。

此外,日本早期的研究主要采用肿瘤直径增加大于3mm作为肿瘤进展标志,而最新韩国和美国的研究都表明肿瘤体积增加(>50%)优于直径增加。进一步对年龄进行分析,亦发现肿瘤体积增加更多见于年轻患者。

在此基础上,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简称MSK或MSKCC)为PTMC是否适合积极监控制定了风险分层方法,如下:

PTMC敢不敢积极监测?先解决8个问题

目前,PTMC是否采用积极监测策略,仍然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

1.结节大小对穿刺的限制;

2.随访患者的最佳策略,选超声还是CT;

3.微小癌转移的临床意义;

4.成本-效益问题;

5.医疗法律问题;

6.伦理问题;

7.对原发病灶酒精/射频消融疗法的选择;

8.预测肿瘤进展的生物标志物尚不满意

小结

1.PTMC生物学特征表明,大多数PTMC为低危患者,适用于积极监测,主要采用超声监控肿瘤是否进展;

2.结合患者年龄和超声特征有助于预测肿瘤早期进展,进而开展手术干预等疗法;

3.预测PTMC进展的生物标志物亟待开发。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