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常识 > 危害 > 为何女性朋友更需警惕甲状腺癌来使坏?

为何女性朋友更需警惕甲状腺癌来使坏?

2018-01-26 来源:柳州甲状腺病防治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甲状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甲状腺癌发病有关的病因可分为细胞生长、分化的刺激因素和细胞生长、分化的突变因素,这两种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使其由正常的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生长刺激因素通过TSH导致肿瘤生长。

2018年1月上旬,两位20出头的年轻姑娘在医院进行131碘治疗,顺利出院了,距离她们上次住院接受手术1个多月。

“她们俩患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多发转移,甲状腺外科已将她们绝大部分甲状腺组织切除,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清扫。接着是到我们科服131碘溶液,清除残余的病灶。”

该院核医学科潘主任同时说道,“甲状腺癌好发于中青年女性,这部分人群尤其要注意每年的健康体检。尽管甲状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但只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绝大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好心态是一剂良药,除了加入我科的病友群,同一批住院的病友们也会自动建立微信群保持联系,相互鼓励!

流行病学特点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2005年报道,全球甲状腺癌发病率以每年4%的增幅上升,已跃居女性常见肿瘤第8位。甲状腺癌多发于青壮年,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男、女比例约为1:3。

病理分型

滤泡状甲状腺癌(FTC)

未分化癌甲状腺(ATC)

乳头状甲状腺癌(PTC)

甲状腺髓样癌(MTC)

甲状腺癌按组织形态学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最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90%,分化程度高,恶性程度最小。

病因

甲状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与甲状腺癌发病有关的病因可分为细胞生长、分化的刺激因素和细胞生长、分化的突变因素,这两种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使其由正常的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生长刺激因素通过TSH导致肿瘤生长。

危险因素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显著相关。辐射时间越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碘摄取异常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论。缺碘和高碘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生率均高于碘正常地区。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病变有学者发现有Graves病史的甲状腺结节及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发生甲状腺癌的风险较高。

TSH及其受体不少资料表明TSH是甲状腺肿瘤的促发因素,长期TSH分泌过多,刺激甲状腺细胞生长,可使发生肿瘤的危险性增加。

遗传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以及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均为遗传性内分泌肿瘤,可遗传给后代。

性别与女性激素甲状腺癌发病性别差距较大,女性生育期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提示雌激素对甲状腺癌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其他长期的饮食不均衡,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大和不良情绪等因素造成身体的过度酸化,人体的机能下降,可能促使一些正常细胞变异,使肿瘤性状得以表达。

月经不调、首次怀孕年龄早、服避孕药、子宫切除和卵巢切除都可使发生甲状腺癌的危险性增高。

另外有文献报道,防晒霜、日用化妆品等均含有不同类别的内分泌干扰物,可影响甲状腺功能,促进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

预后

尽管甲状腺癌的总体预后较好,但仍有5%~10%病死率。较大的肿瘤、年龄较大、向甲状腺外浸润、气道食管浸润、发生远处肺转移、骨转移的患者预后差,无转移或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好。

总结

综上所述,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快速攀升,其危害不容忽视,在甲状腺癌的一级预防工作中,一方面要积极寻找危险因素,另一方面要针对35~50岁女性人群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帮助她们进行自检和体检。此外,在进行二、三级预防时应当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策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