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甲亢 > 甲亢诊治 > 诊断 > 高手进阶: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

高手进阶: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

2018-01-06 来源: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委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大多数甲状腺低度恶性淋巴瘤属于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少数为中间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印戒细胞性淋巴瘤。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是指原发于甲状腺内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0.5%~5%,占结外淋巴瘤的2%。PTL主要见于5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8倍。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甲状腺淋巴瘤被发现,其超声表现及诊断也越来越被关注。

  病因

  绝大数PTL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70%~80%为弥漫型大B细胞性(包括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属高度恶性。

  大多数甲状腺低度恶性淋巴瘤属于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少数为中间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印戒细胞性淋巴瘤。

  PTL瘤组织有浸润甲状腺滤泡倾向,瘤细胞可充满滤泡腔,也可浸润至血管、淋巴管壁以及甲状腺包膜及附近肌肉、脂肪组织。

  临床表现

  PTL可导致甲状腺体积短期迅速增大,并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少数(<20%)患者还可出现体重下降、发热等。

  就诊时可触及甲状腺肿块,肿块大小不等、质硬、活动度差。PTL可累及局部淋巴结及邻近软组织,40%可出现淋巴结肿大。

  患者多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尽管80%PTL可伴发桥本甲状腺炎,但只有0.6%桥本甲状腺炎进展成为PTL。

  超声表现

  对于既往患有桥本甲状腺炎、近期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检查时应考虑到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可能。

  超声上,大部分甲状腺有不同程度的体积增大,病灶内多为极低回声,其后方可见回声增强,病灶内低回声背景下条索样高回声是本病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由于PTL的超声表现多样,有作者根据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三种类型:

  结节型:多见,表现为腺体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大多为单发结节,且边界清晰不规则,呈低回声、等回声或类似囊性;

  弥漫型:甲状腺一侧叶或双侧叶肿大,其中以单侧叶肿大常见,肿大侧叶内可见部分极低回声或类囊肿样回声;

  混合型:甲状腺肿大并其内多发结节,与结节性增生或腺瘤表现相似。

  PTL时颈部淋巴结张力增大,无淋巴门,若淋巴结短径大于1cm时,视为可疑淋巴结转移。

  典型病例1

  患者女,60岁,6年前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近3个月来颈部明显肿大,轻微触痛,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无声嘶,偶有心悸

  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双侧叶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减低、不均匀,内可见多发横索条样强回声光带及小液性暗区,似可见多个低回声结节融合。CDFI示腺体血流不丰富。

  最终病理结果证实为甲状腺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典型病例2

  患者男,75岁,自觉右颈部肿块增大就诊。

  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右侧叶体积明显增大,峡部增厚,回声减低,内见网络样改变,其内血流信号明显较左侧叶丰富;左侧叶内见一低回声小结节,余腺体回声正常。

  病理结果示:(右侧及峡部)甲状腺内见淋巴细胞异型增生(考虑非霍奇金淋巴瘤)

  典型病例3

  患者女,40岁,自感颈部不适2年余,近2月来颈部包块体积增大。

  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右叶体积弥漫性增大,内部回声减低,呈线样、分叶状,峡部增厚,近峡部一低回声结节。CDFI示病变内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

  病理结果示:粘膜相关性淋巴瘤。

  典型病例4

  患者男,56岁,甲状腺功能减低3年,近期颈部肿大明显。

  图A示甲状腺左侧叶体积增大,回声比右侧叶明显减低

  图B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左:穿刺前,右:穿刺针强回声)

  病理结果示:弥漫性大淋巴细胞和少量小淋巴细胞增生

  鉴别诊断

  由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少见,其超声表现并无特异性,易导致误诊或漏诊。

  1.桥本甲状腺炎:弥漫型PTL需与桥本甲状腺炎鉴别,后者超声表现为典型的网格样改变,而前者此种情况少见。此外,桥本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包膜可增厚但不会破坏包膜,无局部浸润征象。然而,由于PTL可在桥本甲状腺炎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实际检查中两者并不易鉴别。

  2.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型PTL需要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相鉴别,后者多表现为边界清、边缘光滑的等回声或低回声结节,可多发,结节外为正常腺体,其回声均质。

  3.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型PTL需要与甲状腺癌进行鉴别,两者均为低回声结节。前者病灶回声普遍较低,且大多分布较均匀,后方可出现回声增强,而大多数的实性甲状腺癌的声像图改变虽同样为低回声,但后方回声不增强甚至会出现衰减。另外,PTL内出现点状微钙化的比例远低于甲状腺乳头状癌。

  治疗及预后

  PTL治疗争议很大,目前认为手术治疗复发率高,而对放疗和化疗方案较敏感,故化疗和局部放疗相结合,应用于早期局部病变效果较好。

  本病预后与组织学亚型有关,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和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5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96%。复发常发生于治疗后4年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