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与病毒感染有关,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腮腺炎病史,常见于女性,病程一般为2-3个月,个别达1-2年。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张兵
本病的典型特征是急性期有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心慌、怕热、多汗、烦躁、失眠、手抖、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等高代谢症状。病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咽喉痛、周身不适等。甲状腺部位逐渐或骤然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颌、耳后、颈后、双肩等部位。触诊见甲状腺轻至中度、弥漫或结节性肿大,多为一侧,质地硬。
实验室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一般为正常或略高,血沉明显增快,球蛋白水平升高。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常测不出来、或显示滴度轻微升高。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或不吸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或正常。甲状腺显像示放射性稀疏、分布不均匀甚至缺损。B超可见明显低回声,有助于亚甲炎的诊断。恢复期,甲功水平恢复正常、甲状腺摄131I率回至正常或稍高。少数病人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血清T3、T4下降,TSH升高。
不典型临床表现病例应予注意。本病与甲亢常混淆。甲亢患者血清甲功水平升高、甲状腺摄131I率也升高,而甲状腺炎呈分离现象,可鉴别。切勿将本病误诊为甲亢,长期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另外应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瘤(或癌)等疾病相鉴别。
此病预后有2%的患者复发,晚期时甲状腺炎症反应减轻至消失,可有淋巴细胞浸润、滤泡再生及纤维化,可有轻度甲亢、功能减退或正常,约10%的患者出现临床甲减,需终身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如何有效的预防亚急性甲状腺炎
一、适量行动 预防亚急性甲状腺炎不能欠缺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传染。
二、情感方面 许多疾病都与精力有关,因而劳逸结合,生活有序,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固然说预防此病确乎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然而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苦、心境开朗对预防甲状腺炎的发生有很大的含义。
三、茶饭方面 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绿叶蔬菜,另外还多食用些粗粮以及水果等。平日要经常食用优质的空心菜、芹白菜、黄豆和燕麦。大枣和花生中含有许多的纤维素,也对预防此病很有帮助。
本院核医学科经多年的临床研究,针对本病有良好的治疗方法。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治愈率高,预后临床甲减发病率少。能更好的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病痛,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近期门诊有好几位患者因颈前疼痛就诊,询问病史多有在小诊所按咽喉炎治疗的经历,但病情无明显缓解,且出现心悸、多汗及易饥饿、体重下降等症状。我一看,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病例!那么,到底什么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梁宏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多见于中年妇女,该病一般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并有季节趋向,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四期:第一期(早期)为高甲状腺激素血症期;第二期为甲功正常期(过程短暂);第三期(中期)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期;第四期(恢复期)为甲功正常期。
(一)早期 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为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而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时是颈部正中咽喉部位疼痛,局部压痛不明显。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变广泛时,泡内甲状腺激素以及非激素碘化蛋白质一时性大量释放入血,故常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表现。
(二)中期 当甲状腺腺泡内甲状腺激素由于感染破坏而发生耗竭,甲状腺实质细胞尚未修复前,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可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临床上也可转变为甲减表现。
(三)恢复期 症状渐好转,甲状腺肿或及结节渐消失,也有不少病例,遗留小结节以后缓慢吸收。如果治疗及时,患者大多可得完全恢复,变成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极少数。
在轻症或不典型病例中,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压痛轻微,不发热,全身症状轻微,临床上也未必有甲亢或甲减表现。本病病程长短不一,可自数星期至半年以上,一般约为2~3个月,故称亚急性甲状腺炎,病情缓解后仍可能复发。
实验室检查早期血沉增高,白血球正常或减少。球蛋白水平升高,尤其是α2-球蛋白升高较明显。血T3、T4增高,而血TSH降低,T3/T4<15。测甲状腺摄碘率可降至5%~10%以下,称为激素摄碘分离现象。核素甲状腺扫描时甲状腺不显影或显影很淡(下图示:左图正常、中图甲亢、右图亚急性甲状腺炎),这些特征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并可与甲亢鉴别。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初期也升高,其恢复正常也比甲状腺激素为晚。超声波检查压痛部位常呈低密度病灶。细胞穿刺或组织活检可证明巨核细胞的存在。
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有自限倾向,但大部分病人因症状明显需要治疗。肾上腺糖类皮质激素对本病有显著效果,用药1~2天内发热和甲状腺疼痛往往迅速减轻, 一周后甲状腺常显著缩小、变软。开始时可给强的松每日总量 30mg~40mg(每日3、4次,每次10mg),如果疼痛不缓解,可增加到每日60~100mg。当患者疼痛消失、甲状腺缩小时,维持原剂量7~14天才开始减量(约为第3~4周),方法为将每日总量每周递减 5~10mg,逐步减至每天用量5mg维持治疗,减药过程中疼痛加重时,可将剂量恢复到前一个剂量,维持7~14天后继续减药,全程2~4月。 停药后如有复发,可用强的松再次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尤其伴有甲减者可加用甲状腺剂制剂,每天可用左甲状腺素片(优甲乐)50ug左右。此外,初期发热及疼痛症状明显时可短期(5~7天)应用抗菌素和镇痛退热类药物。起病初期即使有甲亢症状也不宜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仅给予对症治疗(如心得安控制心率)即可。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