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骨质疏松 >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与全面防治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与全面防治

2019-09-30 来源:青岛永新中医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委员会制定的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方法,尽早使用,及早预防,可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

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及骨微结构改变为特征,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步入而立之年,身体中骨质的总量就逐渐减少,约每年减少10%~15%,女性绝经,男性60岁以后更是明显减少。

其减少的早期表现为:身高明显缩短,牙齿松动脱落,进一步可发展到全身骨痛,由于骨质减少,骨脆性增加,既使轻度外伤或无外伤情况也可造成骨折,以脊柱骨被压塌或压缩性骨折最为常见。生活中或上下阶梯或转身稍不注意即可造成骨折,严重的可造成畸形,表现为驼背,变矮、下腹壁突出,骨盆前倾,膝关节髋关节屈曲变小,步态不稳等,医学上称之为“骨质疏松症”。

随着年龄增大,骨质减少的为“生理性骨质疏松,出现骨折、身体畸形的为“病理性骨质疏松症”。

目前对明显而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但早期检查,积极预防,可有效地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肝肾不足、筋骨失养,故见是症,当以补益肝肾为治。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二型。

1.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燥易怒,或精神紧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或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当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治,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药用枸杞、菊花、熟地黄、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各10克,珍珠母、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杞菊地黄颗粒、或龟芪壮骨颗粒,或牡蛎碳酸钙颗粒,或三胶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2.脾肾阳虚型: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燥易怒,或精神紧张,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或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当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治,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用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鹿角胶、菟丝子各10克,阳起石、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

中成药可选用虫草双参酒,每次30毫升,每日3次饮服;参茸正阳口服液,或复方南五加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壮元强肾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

常规治疗,可配合下列中成药治疗方:

1.复方滋补力膏:口服,每次15~20克,每日2次。可益气、滋阴、补肾。适用于气血不足,肾虚,体力衰弱,腰酸肢软,耳鸣眼花。

2.金樱首乌汁: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可养血益肝,固肾益精,强筋健骨,乌须黑发。适用于肝肾亏损、阴虚、血少所至的腰酸、耳鸣、头晕眼花、筋骨痿软、脱发、白发、阳痿、遗精、月经失调、崩漏带下。

3.益寿强身膏:口服,每次15克,每日2次。可补气养血,滋补肝肾,养心安神,强筋健骨,健脾开胃。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年老体弱。

4.鹿骨胶:用温开水或黄酒化服,每次3~9克,每日1~2次。可补虚,强筋骨。适用于久病体弱,精髓不足,贫血,风湿四肢疼痛及筋骨冷痹,肾虚腰痛,行步艰难。

2、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在于预防,因此其家庭护理尤为重要,具体可从药物、饮食、体育锻炼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01.药物防治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缺钙。因此补钙是治疗此病的首选措施,它包括钙吸收促进剂、钙制剂等。

(1)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效果。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维生素制剂有两种:

一种是维生素D(也叫骨化醇、钙化醇),胶丸每粒含维生素D2为1万国际单位,每次服1~2粒,每日2~3次。

一种为维生素D2针剂,每支40万国际单位,每周注射1~2次。

使用维生素D时应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应用。使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可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泻、高血钙,甚至软组织内出现异常骨化。因此,补充维素D最好是通过食物来补充,可减少消化道症状,且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无毒副作用出现。

一般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鱼肝油、沙丁鱼、干酪、奶油、蛋黄、乳类等。

(2)合用维生素A:维生素A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常用药,常与维生素D合用。

维生素A除具有维持上皮细胞的功能完整及参与细胞代谢外,还参与骨骼的生长发育。当体内维生素A缺乏时,骨组织就会变性,软骨内骨化过程就会变慢,但骨膜的骨化过程仍在进行,从而造成骨骼畸形。

维生素A缺乏还可造成肾小管损伤,影响钙的重吸收。日常膳食中动物肝、动物乳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

药物补充维生素A可选用鱼肝油胶丸,一般每次1粒,每日2~3次。

(3)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C是骨骼代谢的重要物质。

当机体缺乏维生素C时,骨骼内的蛋白质、多糖类物质的代谢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使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减少,而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骨基质的基本成分,骨基质生成减少,骨骼的发育和生长自然会受影响,从而产生骨质疏松。

维生素C在肠道内还可与钙离子结合,有利于钙离子的吸收。一般绿叶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药物补充维生素C可选用维生素片,每次2粒,每日2~3次。

(4)使用性激素:老年性骨质疏松与血液中的激素,特别是性激素失调有直接关系,所以,使用性激素是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性激素有雌激素类、雄激素类、雄激素衍生物等,可在医师指导下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一般含雄性激素较多的食物有动物鞭、禽睾类。含雌激素较多的食物有各种花菜等。

值得一提的是山药含有一种“脱氢表雄酮”的物质,被国内外营养学家称之为“激素之母”,有条件者,不妨常食。

(5)摄入钙制剂:钙的缺乏是产生骨质疏松,进而导致骨刺产生的重要原因。

成年人钙吸收量与排出量大致相等,一般不会出现缺钙现象,而老年人由于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加之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因而容易出现缺钙现象,应注意补充。

日常膳食是摄取钙的最佳途径,从食物中摄取钙既经济,又方便。一般含钙丰富的食物有:动物乳类、鱼类尤其是海鱼类、虾类、蟹类、豆类、南瓜子、西瓜子、核桃仁、淡菜、牡蛎、海参、火腿、肉松、板鸭、芝麻等。

除了食物摄取钙外,药物也可有效地补充钙剂。目前市场上补钙及钙调节剂产品种类多多,可根据市场及本人经济状况选用。

常用的补钙及钙调节剂产品有:碳酸钙、乳酸钙、柠蒙酸钙、葡萄糖酸钙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液、乐力胶囊、活性钙、盖天力、维生素D类、降钙素、双膦酸盐类等。

02.饮食预防

饮食治疗对骨质疏松的恢复没有明显效果,但对病情的发展有一定减缓作用,其原则是合理选择食物,保证供给患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

含钙较高的动物性食物有奶和奶制品,贝蟹虾类、禽蛋及其制品、以及某些鱼类如沙丁鱼、鲈鱼、泥鳅等;植物性食物有菌藻类如发菜、海带、蘑菇、紫菜、咸菜类、豆类及其制品等。

动物性食物中的钙消化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因含有较多的植酸、草酸和膳食纤维,钙的吸收率较低,含维生素较高的食物有含脂肪高海鱼、动物肝、蛋黄、奶油、干酪等。

03.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力活动能刺激骨细胞活动,有利于骨质形成,故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如因骨痛需要暂时暂时卧床,也应在床上尽可能进行四肢和腹背肌肉的主动或被动运动,防止发生失用性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症进一步加重。

运动处方: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委员会制定的骨质疏松症的运动处方为:

处于骨量增长期30岁以前的人群运动处方为频率每周5~7天,每次30~180分钟,如各种球类、跳舞、体操等。

处于峰值骨量期30~45岁人群的运动处方为频率每周5~7天,每次30~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以慢跑为例,8公里以内,每日1次。可参加一些与青年人一样的体力劳动。

处于骨量低失人群的运动处方为频率每周5~7天,每次30~60分钟。强度因人而异,心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30次。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多做髋关节内收、外展、屈伸练习,如健身操、太极拳、跳舞、扭秧歌、慢跑、散步等。

病理状态下的体疗康复运动:应在医生和健身专家指导下进行。可低强度慢走,心率在每分钟100次以下,每天1~2次。

04.多晒太阳

研究表明,老年人多晒太阳能减少骨质疏松。

美国的科研人员曾对244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发现,那些长期呆在室内,少到户外去接受阳光照射的人,普遍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虚弱、反应迟钝及骨骼质量下降等;那些足不出户,常隔着玻璃窗晒太阳的老年人,也同样出现维生素D缺乏症状。

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窗户玻璃滤掉了部分紫外线,而这些紫外线对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冬春季节应鼓励老年人多去户外晒晒太阳,活动一下筋骨,这将有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05.常常饮茶

茶叶为中国的国饮,除了生津止渴、促进消化、解腻除腥、兴奋提神作用外,对于预防骨质疏松有一定帮助。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氟元素,氟是骨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化物有利于钙、磷等无机盐在骨骼上的沉积,使骨骼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若体内氟元素含量过少,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现象,使骨骼变脆、变软,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因此,经常饮茶,可以有效地补充氟元素,防止或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与进程,而老年人饮茶更有实际意义。

在世界上的50多种茶叶中,以我国的乌龙茶、绿茶含氟量最高,补充氟元素,预防骨质疏松最好。

茶中除含氟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如A、B、C、D、E、K等。维生素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水溶性维生素,可以溶解在水中,如维生素B、C等;一类为脂溶性维生素,只能溶解在脂质中,不能溶解在水中,如维生素A、D、E、K等。泡茶时,由于与骨的有关系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D含量较少,所以,骨质疏松患者在饮茶时仍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D。

饮茶时以清淡为宜,不要喝浓茶。浓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因,可促进钙从尿中排出,尿钙排泄增加,使骨钙丢失过多,可导致骨质疏松或使病情加重。

06.多饮牛奶

喝牛奶可以防止骨质疏松,这是全世界的医学家及营养学家所公认的。喝牛奶是补钙的最佳途径。

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每百克牛奶中含有104毫克钙,每袋鲜牛奶(260克)约含钙260毫克,若每人每天喝2袋鲜牛奶,便能补充500多毫克钙;若从食物中再吸收400毫克钙,就能够基本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长期喝牛奶可增加人体内的钙贮备,减少钙的流失,防止骨质疏松,减缓骨质疏松程度。喝普通牛奶时,最好在牛奶中加1~2滴鱼肝油,或加服维生素A、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

07.禁烟戒酒

酗酒可造成胃肠道黏膜的损伤,影响胃肠对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同时,酗酒对肾脏产生损害,使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下降,排出增加。吸烟可引起肝肾损害,肌肉兴奋性下降。因而戒烟酒有利于防治骨质疏松。

3、三级预防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病委员会制定的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方法,尽早使用,及早预防,可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一级预防:是无病防病,提倡人们增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进行不同年龄段的承重运动,均衡营养,增加钙摄入,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使人们在儿童期、青春期、孕乳期、成人期能储备更多的骨矿物,争取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

(2)二级预防:是有病早治,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缓解骨痛,提高生活质量。

(3)三级预防:是综合防治,重点是防治骨折,改善肌力和视力,提高平衡和反应能力,防碰、防摔、防骨折。若发生骨折,应由专科医生进行治疗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

4、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包括磁疗、水疗、蜡疗、光疗等,在消炎止痛方面有一定效果。

提倡每日步行30分钟和做“健骨操”,用简单易行的方式增进骨骼健康。在骨折后的病人中,体疗康复也是有效的策略,可以明显恢复功能和减低残疾程度。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