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运动健身使用方法不科学 小心肾衰!

运动健身使用方法不科学 小心肾衰!

摘要:横纹肌即分布在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横纹肌溶解症简称肌溶解,即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骼肌细胞(即横纹肌)发生破裂,肌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里,含有大量肌红蛋白的血液流经肾脏时,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

4名初中生因急性肾衰住院治疗。事情是这样的:

由于在自习课上打闹被老师抓个正着,7名初中生被罚抱头蹲起200次。调皮的男生大都体质不错,不到10分钟就完成回教室继续学习。本来上课调皮接受处罚,这件事也就到此结束了。但第二天,其中4名学生感觉大腿酸痛厉害,上下楼梯困难,小便颜色变深。第三天则更加严重,全身酸痛,小便颜色像酱油一般,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原来是这4名初中生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症,出现急性肾功衰竭。

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

横纹肌即分布在躯干和四肢的骨骼肌。横纹肌溶解症简称肌溶解,即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骼肌细胞(即横纹肌)发生破裂,肌红蛋白被释放到血液里,含有大量肌红蛋白的血液流经肾脏时,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因素有很多,除中毒性肌溶解外,最长见的是固定姿势压迫肌肉和过度运动。

肌溶解离我们有多远?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情况是特例,自己不是专业运动员,发生肌溶解离自己很遥远。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剧烈运动或过量运动都会发生肌溶解,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而这个“剧烈运动”只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一个平日里不怎么运动的人来说,突然的百米加速跑可能就已经属于剧烈运动了。曾经我的一个朋友—30岁的阳光小伙,只是因为参加了一场400米接力跑,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肌溶解,住院治疗1个月,几次讨论是否需要急诊肾脏透析。

什么样的运动易发生肌溶解?

平时不太运动的人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或是过量运动,最容易发生肌溶解。比较典型的是在公司拓展运动时开展的俯卧撑对抗、深蹲对抗等。

3个信号提示肌溶解

运动后肌肉酸痛肿胀明显。通常大运动量后肌肉会出现轻度酸痛,如果疼痛明显,甚至不敢下蹲、上下台阶困难,肌肉紧绷感明显,不敢按压,说明运动过量,发生了肌溶解。

运动后疲乏、无力感。运动会产生内源性脑啡肽,让人产生欣快感,因此正常运动后应该神清气爽,精神饱满。如果运动后感觉十分疲乏,无力,就是过量运动的信号。

尿色加深。正常的小便清澈,颜色稍微有点黄,肌溶解产生的肌红蛋白随尿排出,表现为尿色加深,严重时像酱油。即肌红蛋白尿是横纹肌溶解症最典型的表现。

特别提示

任何运动都要循序渐进,突然超负荷运动不仅容易引发心脏问题还容易引起肌溶解,严重时出现肾衰。

运动后感觉舒适为宜。有些人特别热衷于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感”,实际上“酸痛”是肌肉损伤的信号,有肌溶解的风险。

运动不可避免的会引起肌肉损伤,产生肌红蛋白,而出汗失水导致尿液浓缩。强烈建议运动后保证充足的饮水,稀释包括肌红蛋白在内的排泄废物,减轻肾损害。

运动后如果肌肉酸痛明显,一定要充分休息,多喝水,不可带痛运动。如果出现疲乏加重,小便颜色越来越深,必须立即去医院就医。

运动引起的急性肾衰,及时到大医院就诊多数可以完全康复,倘若出现无尿才去就诊,那就太迟了,受损的肾功能是无法逆转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