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谨记:骨科内固定失效的4类常见错误

谨记:骨科内固定失效的4类常见错误

摘要:钢板长度过短:比如操作要求在主体骨干上至少应有3枚螺钉固定,而有的病例螺钉只有1枚或者2枚;又如髓内针长度不够,未达到长骨两端骺线。

内固定物失效不外乎患者、医生、还有材料质量的问题。现在的材料技术的发展,因质量问题引起失效的极少出现,主要还是医源性和患者自身的原因,而这里面医源性占绝大多数的原因,总结以下几点:

一、内固定物型号选择错误:

1.钢板长度过短:比如操作要求在主体骨干上至少应有3枚螺钉固定,而有的病例螺钉只有1枚或者2枚;又如髓内针长度不够,未达到长骨两端骺线。

2.螺钉固定在骨折区域,而且进钉方向杂乱无章。

3.带锁髓内针近端锁钉只锁一枚,导致摆动产生,致骨折端过度活动4.带锁髓内针远端锁钉固定于皮、松质骨交界区域,应力集中。

二、内固定物种类选择错误:

对固定物的机械力学和骨骼的生物力学认识不够,不能够正确认识相应内固定器材,比如角钢板、DHS、LC-DCP、髓内针等内固定物的特点、区别以及联系,导致内固定物选择错误例。

如胫骨近端包括胫骨平台的粉碎骨折,给予多枚克氏针维持了关节面的平整,但是支撑做得不够,未给予正确的植骨或钢板或外固定架的支撑,导致内固定失效,还有股骨髁的粉碎骨折给予胫骨近端T型钢板固定。

三、技术原理掌握欠佳:

手术中不能够规范操作该用导钻不用,导致进钉方向杂乱无章,4.5的皮钉不用3.2钻头钻孔,丝锥攻丝,而直接用3.5钻头钻孔,不攻丝,导致术后钢钉拔出,内固定失效。

四、术后未给予正确的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主要是医师未给患者足够的认识,使患者认为钢板都打上了,应该比原来的骨头更结实了,从而过早活动,产生疲劳断裂。

那么该如何预防?

1.对症处理:

对哪方面的技术欠缺就恶补那方面的知识,包括骨骼的生物力学、内固定物的力学原理、骨折的分类、AO操作、康复医学等等。

2.术后的处理:包括两方面:

(1)术后首先要知道手术当中在哪方面的固定不足,术后给坚强的外固定,如石膏或者支具,有时可以使不稳定的固定转化为稳定固定。

当然做得不好也会导致稳定固定变为不稳定固定,例如polin骨折伴有腓骨远端5cm处骨折,术中给予胫骨远端三叶草坚强固定,但是腓骨未作固定,术后6个月复查钢板断裂(当然这与术后患者自行拆除石膏,下地行走有很大关系)。

(2)为患者交待术后功能锻炼时一定要使其产生足够的认识,而且一定要在病例上记清:比如尺桡骨骨折,患者问什么时候能長好,你就决不能告诉他具体几个月,应告诉他根据拍片情况决定,这也是保护自己的措施。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