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腰肌劳损 >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发病机制与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 发病机制与诊断

2018-09-18 来源:脊柱专家韦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不同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会影响不同的神经根,所以患者疼痛放射的区域各有不同。比如L4-5的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疼痛是沿着臀部、大腿后外侧向小腿外侧及足背放射的。

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是,腰椎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组织突入到椎管内,对临近的神经根产生刺激或压迫,从而导致向下肢放射的疼痛,或下肢的麻木、无力等症状。

鉴于该病同时涉及了“椎间盘”和“神经”两个部分,故核磁共振成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为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因为其不仅能够发现椎间盘突出,还能够看见神经组织,因此可以判断椎间盘对神经组织的压迫程度。反观CT虽然可以看见椎间盘,但由于对神经组织的显示不佳,因此诊断效果不如核磁共振。

医生提示:不同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会影响不同的神经根,所以患者疼痛放射的区域各有不同。比如L4-5的椎间盘突出产生的疼痛是沿着臀部、大腿后外侧向小腿外侧及足背放射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