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又陌生的电脑病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传统用纸笔记录的工作方式逐渐被电脑取代,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脑族在享受电脑带来高速便捷的同时,频频遭遇“电脑病”的困扰。
熟悉又陌生的“电脑病”
一、哪些群体是“电脑病”高危人群?
“电脑病”又叫视频显示终端综合征,是使用电脑时间过长、电脑位置放置不科学以及电脑空间环境不佳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很多受访者表示,使用电脑是工作的必须环节,身体上的不适很难避免。
有调查数据显示,公司白领、IT人士、媒体工作者等长期与电脑为伴的从业者,已成为电脑病的“高危人群”。
专家表示,“电脑病”虽不会造成生命危险,却不容小觑。它会引发身体其它方面的连锁疾病,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目前很少有人专门到医院看“电脑病”,但长期使用电脑造成的种种损伤应该引起注意。
二、“电脑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腕管综合症:手掌发麻、手腕前臂胀痛、腕关节肿胀无力。
电脑性皮炎、皮肤血液病:开机状态显示器的周围会形成一个静电场,吸聚空气中悬浮的灰尘,刺激面部皮肤。
中枢神经失调:头痛、头晕、失眠、厌食、恶心,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健忘、易怒、常感疲惫等。
电脑忧郁症:长时间电脑操作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不习惯与人达成妥协和谅解,丧失自信、身心疲惫。
三、面对“电脑病”我们该怎么办?
针对各种各样的“电脑病”,在采访中,很多人也都表示,只要时间允许就会主动调整休息。不少人也给出了自己的缓解“电脑病”小诀窍:
①多溜达溜达,活动肩膀;
②做广播体操,伸伸胳膊伸伸腿儿;
③改变用鼠标的姿势;
④把水杯子放远点儿,渴了要走几步去喝水,起到锻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