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病因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治策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治策略

2018-01-08 来源:郸城新东方骨科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凸,骶段生理性后凸,直立时各种应力集中于腰骶段,易引起急慢性损伤和退行性改变。而动物几乎不发生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直立行走后出现的三种疾病之一。

   定义

  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等而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常见的腰腿痛病因。最常见于L4-5、L5-S1,约占90%-96%。
 
  以前对该病不认识,曾被误认为软骨瘤、椎间盘肿瘤等。1934年Mixter和Barr首次将腰腿痛与椎间盘突出联系起来。
 
  解剖特点
 
  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凸,骶段生理性后凸,直立时各种应力集中于腰骶段,易引起急慢性损伤和退行性改变。而动物几乎不发生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直立行走后出现的三种疾病之一。
 
  脊柱依靠椎间盘、关节突、前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棘间韧带、横突韧带等连接。骶脊肌、腰背肌、腹肌可增强稳定性。
 
  软骨板:有较多微孔,为间盘内水分、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通道。
 
  纤维环: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横断面为环形排列,前方及两侧较厚,后外侧较薄。反复承受扭转应力可撕裂。
 
  髓核:胶冻状胶原物质,包含软骨细胞和胶原纤维结构,含水80%,并有丰富的蛋白粘多糖,具有弹性和膨胀性。
 
  腰椎椎体结构
 
  腰椎间盘结构
 
  椎间盘的结构
 
  椎间盘与神经的关系
 
  椎间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病因

  1、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水分逐渐减少,15岁以后即可出现。透明质酸、角化硫酸盐减少,软骨板囊性变,退变的椎间盘松弛、失去弹性易破裂。
 
  2、损伤
 
  慢性积累损伤是主要原因,反复弯腰、扭转最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急性严重损伤加重或诱发症状。
 
  3、遗传因素
 
  有色人种发病率较低。
 
  4、妊娠
 
  盆腔、下腰部组织充血松弛,腰骶部承受应力大。
 
  腰椎生物力学
 
  假如站位时椎间盘压力为100%,坐位时则为150%,站立前屈为210%,坐位前屈为270%。故久坐及前屈负重者易患椎间盘突出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