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痛风正损害我们的肾脏

痛风正损害我们的肾脏

2017-10-31 来源:痛风之友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痛风患者需要经常检测尿酸,通过尿酸的变化控制饮食,作息,运动量。特别是正在服用降酸药的患者,更需要有规律、多次、长期地观察尿酸变化,以确定服药量。

  广义痛风的概念包括了一组疾病,除了急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以外,高尿酸血症还会造成肾脏的损害,此类损害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高尿酸血症本身对肾脏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作用所致,称为“高尿酸血症肾病”或“痛风性肾病”,简称“痛风肾”。

  尿酸钠主要沉积在肾小管和肾间质,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萎缩、退行性变,并损害肾小管的功能。肾间质可出现水肿、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可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为“间质性肾炎”。

  尿酸对肾小球的损害要轻于肾小管和肾间质,但也可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和小球基底膜的炎症,有时可发现肾小球硬化,以致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亦受到损害。

  痛风性肾病对肾脏的损害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患者的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当病情不断发展,则会出现水肿、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压、贫血等表现,从而提示肾功能受损害,最终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患者因氮质血症、尿毒症而死亡。

  二是由于尿酸钠结晶析出,甚至形成结石,沉积在肾脏和输尿管等部位所造成的继发性损害所致。医学上通常把发生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痛风结石统称为“尿路痛风结石”或“泌尿系统痛风结石”。

  其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尿酸钠在膀胱或输尿管内沉积而形成痛风结石,偶尔也会在尿道内形成结石;二是肾脏内的痛风结石进入输尿管或膀胱。

  输尿管或膀胱痛风结石的患者,几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痛风性肾病或肾结石。若结石直径过大超过输尿管管腔直径时,就会形成梗阻,可造成结石上方的肾盂及输尿管内积水。如果积水为轻度,可无临床症状;如果积水量大,则患者会有腰酸和肾区发胀等感觉。双侧大量肾盂积水可导致肾功能减退。双侧多发性肾结石也可影响肾功能,严重时可引起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但痛风患者仅由于尿路结石而引起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者极为少见。临床上,痛风性肾病与痛风性肾结石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而痛风性肾病比痛风性肾结石更为常见。但如果肾功能保持正常,痛风性肾病一般不易被发现与确诊。

  一位叫Talbott的病理学家解剖了191例生前确诊患有痛风的患者尸体,发现其中188例患有痛风性肾病,而痛风性肾结石的发生率为20%~25%。值得关注的是,有痛风性肾结石的患者,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痛风性肾病,但痛风性肾病患者并不都有痛风性肾结石存在。痛风性肾结石常有发作性(即表现为阵发性,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血尿及肾绞痛等症状,容易引起医师及患者的注意,检查、确诊的方法也较多。而痛风性肾病在保持正常肾功能的情况下无明显临床症状,早期发现只能借助于肾脏穿刺活检,故作出早期临床诊断比较困难。

  痛风性肾病的进展极为缓慢,不少患者病程可长达数十年而无临床症状。一旦出现症状,通常可表现为:腰痛和水肿、高血压、轻度蛋白尿、血尿、肾盂肾炎症状等,在肾病5~10年后由于肾小球功能受损,出现肌酐清除率下降,尿素氮上升,患者呈尿毒症临床表现。

  痛风性肾病如能得到恰当治疗,可以逐渐恢复,这一点有别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病。影响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对该病认识不足,一方面易误诊或漏诊,贻误治疗时机,使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另一方面,当痛风诊断明确后,由于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忽略了对痛风性肾病的治疗。

  因此,在确诊痛风后即要有预防痛风性肾病的意识,应予以持续治疗,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300~420μmol/L范围之内,并采取多喝水、碱化尿液等措施。

  痛风之友建议

  痛风患者需要经常检测尿酸,通过尿酸的变化控制饮食,作息,运动量。特别是正在服用降酸药的患者,更需要有规律、多次、长期地观察尿酸变化,以确定服药量。

  百捷尿酸仪,台湾进口,含试纸、采血针、采血笔、酒精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