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病因 > 涨姿势,聊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世今生

涨姿势,聊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世今生

2017-10-13 来源:骨事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据国家卫计委统计,目前国内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达15.2%,差不多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信对骨科疾病稍有些了解的朋友,都会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疾病名称。在骨科门诊中,由于腰腿痛来就诊的病人是最多见的,大约占1/3左右,而导致腰腿痛的众多原因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则是最常见的原因。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目前国内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达15.2%,差不多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但这个疾病你究竟了解多少,也许只停留在铺天盖地的医疗广告之中,所以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在医学领域中是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概念和名称的,但当时的医生已经普遍观察到大量存在腰椎神经根受压迫并产生下肢神经症状的病例,不少病人被直接拉上手术台,发现在腰椎神经根出口的位置存在明确的“致压物”,将致压物切除后,病人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而这种致压物是什么,却没有人去认真研究研究,或者被简单的认为是发生于椎间隙的“骨软骨瘤”或“内生软骨瘤”。
 
  1932年,美国波士顿Fenway医院有一名实习医生,名叫Barr。像国内挣扎在临床一线的广大苦逼规培医生一样,他每天按部就班地查房、交班、写病例,以及跟随上级医生参加手术。他的上级医生叫Mixter,是麻省总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
 
  这一天,他们像往常一样进入手术室,为一名“腰椎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内生软骨瘤”。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想法的人,Barr医生并没有像其他普通的实习医生一样,把这个诊断简单地照抄在病历里。他提出将手术摘除的“内生软骨瘤”与正常椎间盘组织进行病理比较,而上级医生Mixter也同意了这一要求。
 
  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病理结果显示两者结构完全相同。
 
  这一发现让他们像打了鸡血一样,马不停蹄继续对麻省总医院以往20余类似病例所取病理组织进行了重新认定,结果发现当初所有被诊断为“内生软骨瘤”的病理组织其实均为正常的椎间盘组织。所以引起神经压迫的“致压物”并不是什么肿瘤,而是自身正常组织,由于某种原因,这些组织改变了原来的位置,产生了神经压迫。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门问答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