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足底筋膜炎的研究新进展

足底筋膜炎的研究新进展

2017-06-09 来源:关节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步行距离过长或站立时间较久后,足底疼痛会再次加剧,病情严重者在站立位休息时也有疼痛感。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现阶段尚存在诸多争议。

  在一系列引起足跟痛的疾病中,足底筋膜炎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典型症状是晨起下床足部触地后或久坐后步行时足底部剧烈疼痛,但行走数步或伸展足部后,疼痛能够明显缓解;步行距离过长或站立时间较久后,足底疼痛会再次加剧,病情严重者在站立位休息时也有疼痛感。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现阶段尚存在诸多争议。

  足底筋膜炎的潜在病因和病理基础

  足底筋膜炎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但不合适的穿鞋习惯、长时间站立、体重增加、过量行走或跑步、踝背屈受限、扁平足、过度旋前、足内在肌力弱和下肢的灵活性差是导致该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长时间站立者、运动员、长跑者、体重指数>30 kg/m2、糖尿病患者和老年人等均是该病的高危人群。

  但大部分患者的足底筋膜并未见无菌性炎症的浸润,反而较多地表现为胶原退变和纤维排列紊乱等退变情况,因此主流观点认为足底筋膜炎其实是一种退行性改变,是由于各种不恰当的生物力学因素导致的足底筋膜提前退变而引起的疼痛。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传统的皮质激素「封闭疗法」可能并不恰当。

  足底筋膜炎的临床诊断

  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主诉和体格检查,典型的足跟痛和/或筋膜与跟骨连接处的压痛等均可高度提示该疾病。辅助检查手段中,X线能够发现跟骨骨刺,因为跟骨骨刺和足底筋膜炎有一定的关联性,此外,X线还能排除其他原因的足底部疼痛;B超可以观察和测量足底筋膜在跟骨止点的厚度,当厚度超过4~5 mm、回声减低、筋膜周围渗出时,都提示足底筋膜炎的存在。而在鉴别诊断方面,足底筋膜炎需要与跟骨压力性骨折、跟腱炎等一系列神经、骨骼或肌肉疾病鉴别。

  足底筋膜炎的治疗

  现阶段对于足底筋膜炎的治疗尚没有共识。但足底筋膜炎有一定的自愈性,一些患者在数月之后能够自行缓解;而对于无法自愈的患者,治疗手段又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类。其中保守治疗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采用特制鞋垫来缓解足底筋膜的紧张和生物力学异常,日常进行腓肠肌和跟腱拉伸及足底筋膜拉伸训练等;而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进一步考虑手术治疗,但目前关于手术治疗的疗效尚存在一定争议,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来说明手术治疗相对于保守治疗的优越性。而具体手术方式,现阶段公认的有足底筋膜切开术,射频消融术,跟骨截骨术三种,而三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性,但均能有效缓解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症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