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误区 >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具体检查方式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具体检查方式

2017-03-28 来源:太康济民骨科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的检查,大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患者哪个时间接受治疗最好,这种疾病现在不仅仅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很多年轻人都患上了这种疾病。

  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在听说骨质疏松这种疾病之后,大家都会以为这只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并不是什么大毛病,所以,也就没有重视,其实不是的,骨质疏松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大家进入治疗的误区。那么,治疗骨质疏松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补钙能治好骨质疏松

  许多老年人错误地认为,人老了,骨头脆了,所以要吃钙片来防治骨质疏松。其实不是这么回事。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骼疾病,是人体衰老的表现。女性在绝经以后5~10年,男性在65~70岁一般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骨质就开始丢失。由此可见,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底子厚了,到老年才剩得多。所以,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误区二:治骨质疏松不辩病因

  骨质疏松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和继发性的骨质疏松。针对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也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一律补钙,否则会出现并发症。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盲目补钙没什么作用。

  误区三:钙补得越多越好

  许多老人误认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其实不是这样。通常,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800毫克的钙。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如果血液中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并发症,如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危害老人健康。

  骨质疏松的具体检查方式是怎样的?对于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的检查,大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患者哪个时间接受治疗最好,这种疾病现在不仅仅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很多年轻人都患上了这种疾病,所以,大家最好可以了解一下骨质疏松的常识。那么,骨质疏松的具体检查方式是怎样的?

  1、X线检查:骨质疏松在X线片上,其基本改变是骨小梁数目减少、变细和骨皮质变薄。纤细的骨小梁清晰可见,此与骨质软化所致的粗糙而模糊的骨小梁形态截然不同,颅骨变薄,出现多发性斑点状透亮区,鞍背和鞍底变薄,颌骨牙硬板致密线的密度下降或消失,脊柱的椎体骨密度降低,出现双凹变形,椎间隙增宽,椎体前缘扁平,呈楔形(椎体压缩性骨折);四肢长骨的生长障碍线明显。

  骨质疏松易伴发骨折和骨畸形,如股骨颈骨折、肋骨、骨盆骨折与畸形等。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干骺端的宽阔钙化带、角征和骨刺。

  2、骨质疏松指数测量:可确定有无骨质疏松及其程度。但其敏感性较差。难以发现早期骨质疏松患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