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逐渐步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老年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预防老年人跌倒,就显得格外重要。此时,若能够拄一根手杖,就可以扩大支撑面积,加强了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从而大大减少摔倒的概率,也降低了摔倒后的损伤程度。因此必要的时候,一根合适的手杖,可以成为老人生活中的健康「助力器」。
有些老年人即使视力不佳,腿脚不利索,也不愿意拄手杖。原因是认为拄手杖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或者是身体不健康。其实,用手杖大有好处:拄手杖走路,手杖分散下肢负重,可减轻关节负荷、预防关节受损,还降低了摔倒的可能;对严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和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老人来说,使用手杖可以减少腰椎和关节的负重时间和力度,对腰椎和关节都是一种很好的保护,可以减缓病情发展;腿部受伤的患者在康复时,手杖可以分担伤腿所承受的重量,帮助更快地痊愈;
有一根得心应手的手杖,在走路、站立、登高和下坡时,都会给行动带来很大方便。在挑选手杖时,关键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包括高度、杆身材质、手柄端。具体说来: 高度应该是使用者穿平底鞋立正站立、双手自然下垂时,从平地到手腕内侧皮肤的高度。有些新型的手杖可以调节高度,选购时需要注意固定高度的零部件的稳定性;材质要坚硬柔韧,材质不易受潮、不易断裂;手柄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使用,握起来腕部都不会觉得顶、手指不会疼,可以多尝试几种不同的握柄,然后选择最舒适的。
什么样的人需要手杖?
1.户外运动:包括远足、爬山的中年人,可以备一个手杖。建议挑选那种可伸缩的,爬山时用,走路时可以收起来;
2.协助保持平衡:平时需要借助支撑物才能保持身体平衡,或者平衡能力较差的;
3.视力受损:白内障、黄斑变性、严重青光眼或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病变,严重影响视力的;
4.某些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腰椎压缩性骨折等,腰、腿部力量较弱,需要多一点支持的;
5. 疾病康复期:腿部骨折、中风后康复。
拄手杖时,应尽量保持身体直立的姿势,手杖的着地点应当在脚掌的前外侧部位。此外,不必惧怕对手杖产生依赖性。就像在患病期间使用手杖辅助行动的人,痊愈后,自然就不必继续用了。有的老年人在经常使用手杖后,发现它还可以提供诸多方便,很可能激发行动欲望,反而有助于多活动腿脚、外出交友,保持身心健康。手杖虽小,但它对老年人却至关重要,使老人行走时感到舒适可靠、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