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精选文章

退烧药最少间隔多久吃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小儿发烧病程一般3~5天,可先根据病情用药缓解。但若用药后,发热没有缓解,甚至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诊。

孩子出现眼睛浮肿三大原因要重视

孩子有时出现眼睛浮肿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以为只是喝水太多或睡觉不当导致,只要想办法让浮肿消退就好,都没有重视起来。事实上,孩子眼睛如果经常浮肿,则有可能暗示孩子的肾有问题,你需要带孩子进行尿常规的检查了。

最新发布
2018-07-24

小儿脾肾两虚,则加入河车八味丸

脾胃虚弱,温运失职,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就会出现面色苍白无华,神情呆滞;脾虚,健运失司,就会导致消瘦纳差,大便稀溏,小便不利;舌象是脾虚的表现。

标签: 小儿 脾肾 舌象 
2018-07-24

患儿就会烦躁不安,手足心热,口干舌红

若患儿筋骨软弱,可以在上方的基础上,加入杜仲、川断,以增强壮筋骨的功效;气血虚弱的,可加入党参、黄芪,以补益气血;出现手足心热、口干舌红、烦躁不安、失眠等阴虚表现的,可以加入生牡蛎、生地黄、石斛。

标签: 患儿 烦躁不安 手足 
2018-07-24

小儿解颅的发病与先天肾脏亏损有关

《幼幼集成·头项囟》也认为:“解颅者,即头缝开解而不合也。是由血气不足,先天肾元大亏。肾主脑髓,肾亏则脑髓不足,故囟为之开解。然人无脑髓,犹树无根,不过千日,则成废人。其候多愁少喜,目白晴多,面色白。若成于病后者尤凶。

标签: 小儿 解颅 发病 
2018-07-24

经常更换患儿的内衣,保持身体以及衣物的清洁

小儿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囟门应合而不合,头骨颅缝开解,头颅增大,敲叩时呈破壶音,目珠下垂犹如落日,这样一类病症称为解颅。多发于6个月至7岁的小儿。

标签: 患儿 内衣 身体\ 
2018-07-24

患儿持续汗出不止,于每晚临睡前

本证多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后的表虚患儿。病后正气未复,营卫失和,卫气不能固于外,营阴不能守于内,腠理疏松,**无以固敛,故见周身汗出,畏寒怕风,或伴低热;汗出过多,伤及肺脾,故见倦怠乏力,纳差;舌脉都是营卫不和之征。

标签: 汗出 晚临  
2018-07-24

小儿体内阴阳偏盛或者偏衰

《景岳全书·汗证》论及自汗的病因为:“自汗者属阳虚,腠理不固,卫气之所司也,人以卫气固其表,卫气不固,则表虚自汗,而津液为之发泄也。”

标签: 小儿. 体内 阴阳 
2018-07-24

不要把有保暖作用的胎脂清洗干净,以免小儿受凉

或无缘由而见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然而,由于小儿腠理疏松,较成人容易出汗,如天气炎热、衣着过厚、喂奶过急或活动剧烈等,均可导致汗出,若无其他不适,皆属生理状态,家长不必紧张。

标签: 保暖 胎脂 清洗 
2018-07-24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虚弱

风邪内袭也会引起面部肌肤僵硬,关节强直,难以活动,昏昏欲睡的五硬症状。诚如《医学纲目》中所言:“小儿胎中有寒,生下不能将护,再伤于风,其候面色青白,四肢逆冷,手足颤动,口噤不开,乃胎寒之故。”

2018-07-24

患儿面色苍白无华,智力低下

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予5%当归液注射,每次03~05ml,隔日1次,20日为一疗程。将适量五加皮研成细末,用酒调成糊状,涂在患儿颈骨上,每日数次。这个方法可用以治疗小儿头软。

标签: 患儿 苍白 智力 
2018-07-24

肾中元阳精气不足,以致天柱软弱

头部软弱倾斜,嘴唇软弛,咀嚼无力,常有口水,手不能握举,软弱下垂,足软弛缓,不能站立,肌肉松弛,活动乏力,唇淡苔少。

标签: 肾中 元阳 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