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的关键时期”
1胎儿期,怀胎十月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有云
“一月胚,二月胎,三月血脉生,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诸骨具,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百神备则生矣。”
此时母亲的营养、疾病、情绪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能够影响胎儿的生长,严重的可导致小儿出生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异常。中国古代即注意胎儿发展的环境影响,倡导“胎教”,要求孕妇慎于喜怒,切戒愤怒,忧郁,悲思,惊恐等。
2新生儿期,脱离母体28天
不要浪费珍贵的”初乳“
新生儿期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是婴儿期中的特殊时期。小儿脱离母体独立生存,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根本的变化,但小儿适应能力尚不完善,此外,分娩过程中的损伤、感染延续存在,先天性畸形也常在此期表现。
出生后的小儿,喂养和照料很重要,注意小儿平常的身体状况的同时,最好是采用母乳喂养。母亲产后的头1~2天分泌的初乳,富含非常多的营养物质,还有珍贵免疫功能,请不要认为色泽不好看,就浪费掉这只有一次的“”初乳“。
3婴儿期,出生28天-1岁
皇帝内经《素问.痿论篇》说:
“脾主身之肌肉”“脾主四肢”“四肢皆禀气于胃”。四肢,又称“四末”。脾主四肢是说通过脾气的升清和散精作用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输送至人体的四肢,以维持四肢的正常生理活动。四肢、肌肉的活动能力及肌肉的发达健壮,与脾胃密切相关。
婴儿期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最短的一个阶段。
4幼儿期,1-3周岁
注意预防脾胃病
幼儿期小儿生长速度减慢,智能发育加速,活动范围增大,接触社会事物增多。语言、思维和社交能力有明显发展。由于缺乏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易发生意外伤害。
此时保健重点在于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证营养和辅食添加,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对脾胃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5学龄前期,3-7周岁
需要给小儿更好的照料
从幼儿期到上小学前这段时间,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智能发育较幼儿期更加迅速,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知识面能够得以扩大,自理能力和初步社交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此期小儿最容易厌食,挑食。
6学龄期,7岁-青春期
脾胃为后天之本
此期小儿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的发育到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水平。脑的形态已基本与成人相同,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控制、理解、分析、综合能力增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问:“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说明血必得中焦脾胃化生饮食之精微,由脾输运,上归于肺,变化而赤,上奉于心,而变为血。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为孩子的身体操碎了心,每每孩子出现腹泻,便秘,呕吐,厌食直到最后”面黄肌廋“时,六神无主!
博大精深的中华医学对脾胃如何认识?
中医整体观
中医的整体观,这里讲的脾胃,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脾与胃,就生理和病理上而言,中医所讲的脾胃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远远超出解剖学意义上的脾和胃范畴。
脾,五行属土,而土位居中央,四方兼顾,土能生长以滋养万物。
胃与脾,一阴一阳、互为表里,共同参与饮食的消化吸收。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里面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作仓廪,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人以水谷为本,而脾胃又是受纳水谷、运化精微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可见脾胃在人体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没有出生之前,是由先天肾精为胎儿的生长发育供应营养物质;出生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后天的脾胃摄入营养物质所供给。先天不足的,可以通过后天调养补足,同样可以延年益寿;如果先天非常好,不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就会多病减寿。
在病理上,脾恶湿故多湿症,胃恶燥故多燥症。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健脾祛湿、益胃养阴等方法是常用的。
脾胃居中土,是脏腑的中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很密切。正所谓:“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亡”,认识到脾胃的重要性才能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及早预防。
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健客价: ¥15益气养血,温阳行气,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气所致的泄泻。症见腹胀疼痛、肠鸣泄泻。
健客价: ¥28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22.5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29.8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39.8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理气。主治同脾胃湿热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道炎,属脾虚湿热证。
健客价: ¥30清热平肝,调理脾胃。用于小儿营养紊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烦忧,夜寝哭啼,腹泻腹胀。
健客价: ¥25清热平肝,调理脾胃。用于小儿营养紊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烦忧,夜寝哭啼,腹泻腹胀。
健客价: ¥26清热平肝,调理脾胃。用于小儿营养紊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烦忧,夜寝哭啼,腹泻腹胀。
健客价: ¥29.5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22舒肝解郁,健脾安神。适用于轻、中度单相抑郁症属肝郁脾虚证者,症见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迟滞、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紧张不安、急躁易怒、食少纳呆、胸闷、疲乏无力、多汗、疼痛、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
健客价: ¥50补气血,益肝肾。主治妇女病:气血两虚或肝肾两虚的月经不调;脾虚或肾虚带下。症见:面色恍白、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红苔白或淡有齿痕、脉细缓或数者。
健客价: ¥90健脾益气,和胃化食。用于脾胃虚弱证的辅助治疗,症见不思饮食,食后腹胀,神倦乏力,面色不华,大便不调;儿童症见自汗,盗汗,消化不良,伤食,脾虚疳积。
健客价: ¥345健脾止泻,用于脾虚久泻,便溏腹胀,腹痛肠鸣。
健客价: ¥13健脾和胃,理气消痞。用于胃痞(脾虚气滞),症见呕吐、反胃、纳呆、返酸等,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以上症状者。
健客价: ¥28健脾化浊,祛痰软坚。用于脂肪肝、高脂血症属肝郁脾虚症者。
健客价: ¥129益气健脾,消食化积。适用于脾虚夹滞所致的不思饮食,精神不振,形体消瘦,助治疗。
健客价: ¥48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在临床上尿毒清颗粒主要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尿毒清颗粒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另外尿毒清颗粒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 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的作用。
健客价: ¥57.9通腑降浊、健脾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和尿毒症早期、中医辨证属脾虚湿浊症和脾虚血瘀症者。可降低肌酐、尿素氮、稳定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对改善肾性贫血,提高血钙、降低血磷也有一定作用。
健客价: ¥69化瘀通络,疏肝健脾。用于气滞血瘀兼肝郁脾虚所致的肋痛或刺痛,抑郁烦闷,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痞,大便不调,或胁下痞块等。
健客价: ¥20健脾益气,除湿止带。用于脾虚湿盛所致带下病,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纳少、腹胀、便溏。
健客价: ¥7.9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SCr<2mg/dl)脾虚湿盛证出现的蛋白尿,兼见水肿,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纳少等。
健客价: ¥61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适用于以肝瘀脾虚为主证的原发性肝癌,症见上腹肿块,胁肋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对于上述症候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健客价: ¥69.8养胃健脾,理气和中。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胃脘胀痛,嗳气不舒,纳呆食少,神疲乏力;慢性萎缩性胃炎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21